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小明对实验装置进行的

小明对实验装置进行的

发布时间:2025-03-30 16:06:45

1.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对有关的问题分析如下(1)他们利用图甲

(1)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因为弹簧自身重力的作用,所以当在竖直方向上对弹簧测力计调零后,再在水平方向上测拉力的大小,指针的位置会有一定的回缩,至使所测出的摩擦力小于实际摩擦力的大小.
(2)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他们应控制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改变压力大小;实验中应用了 控制变量法的研究方法.
(3)实验中他们发现很难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的稳定性,很难读数,原因是:难于控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小明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乙所示.利用该装置的优点是不需要控制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对静止的弹簧测力计读数比较容易.
故答案为:(1)平衡;小于;(2)压力大小;控制变量法;(3)难于控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控制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对静止的弹簧测力计读数比较容易.

2. .小明设计了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 ⑴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I(1)缺少尾气处理装置;(2)②;(3)CO 2 +Ca(OH) 2 ═CaCO 3 ↓+H 2 O;
II(1)CO;(2)CO 2
III步骤:取少量该红色固体放入盛有稀硫酸(或稀盐酸)的试管中,振荡;
现象与结论:若溶液变蓝色,说明产物中有Cu 2 O;若溶液仍为无色,说明产物中无Cu 2 O
方程式:Cu 2 O+H 2 SO 4 ═CuSO 4 +Cu+H 2 O(或Cu 2 O+2HCl═CuCl 2 +Cu+H 2 O)

3.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1)使光线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

解答:(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在实验过程中,将纸板版向前或向后折,是为权了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此时在纸板B上将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3)反射光路是可逆的,当光贴着纸板B沿F0射到O点,光将沿OE方向射出.
(4)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1)等于;(2)同一平面;不能;(3)OE;(4)等大;虚.

4. 小明想利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对于同一滑轮组,挂同一重物,如果绳子的绕法不同,机械效率是否相同


(1)要研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的绕法是否有关,需要采用控制变量法,让提升相专同的重属物、都使用一个动滑轮,采用不同的绕法,由此可知,可选用甲、丙两图或乙、丁两图;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W有
W总
=
Gh
Fs
=
Gh
Fnh
=
G
nF

∴η=
G
2F1
,η=
G
3F3

∵不考虑绳子的重量和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
∴F1=
1
2
(G+G0),F3=
1
3
(G+G0),
∴η=
G
2F1
=
G
G+G0
,η=
G
3F3
=
G
G+G0

由此可知η,说明对于同一滑轮组,挂同一重物,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的绕法无关.
故答案为:(1)甲、丙(或乙、丁);(2)分析过程同上.

5. 23.为了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小明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比较海绵的凹陷程度来确定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专;
(2)分析比较图甲、属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分析比较图甲、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当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故答案为:(1)凹陷程度;(2)受力面积;压力;(3)压力;受力面积.

6.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1)让一细光束沿平面E射到镜面O点,在

(1)把纸板向前或向后转折,在纸板F上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内光线和法线在同容一平面内;
(2)表格内容包括入射角、反射角,以及实验次数;如下表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2
3
(3)当光逆着原来的反射光线入射时,反射光线也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反射出去,即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故答案为:(1)在;(3)OA;可逆.

7.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其中B是一个可折转的光屏. 试验

(1)①我们不便于直接观察光的传播路径,即光线,但光线能显示在光屏上专,我们可以借助光屏来显示光的属传播路径;
②将光屏的左半部分向前后翻折,就不会看到反射光线,只有当整个光屏为一平面时,才能够看到反射光线,因此借助光屏可以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共面;
(2)要使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能呈现在光屏上,光屏应与镜面垂直;
(3)由表格中数据知,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反射角、入射角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所以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此时,在纸板B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5)由于光路是可逆的,所以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
故答案为:(1)a.呈现光路;b.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竖直放置(和平面镜垂直放置);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不能;仍是;
(5)OE;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8. 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

(1)据图可以知道,图I中的仪器是烧杯,图E中的仪器是试管,故填:烧杯,试管;
(内2)E试管盛有酚酞溶液的容目的是做对照试验,故填:对比;
(3)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在热水中分子的运动速度快,故可以观察到C中变红的快,B中变红的慢,故填:C中酚酞变红的快,B中酚酞变红的慢;
(4)根据实验可以看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故填: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
(5)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有利于环境保护,故填:有利于环境保护.

9. 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

(1)酚酞试液本身为无色,而当遇碱液时变红,单独放只盛有酚酞试液的试管,回是想说明氨水能使答酚酞试液变红,起到一个对比的作用,故答案为:进行对比
(2)A试管为常温,D试管为高温,温度不一样,分子的运动速度就不一样,故答案为:B试管中的酚酞溶液慢慢变红色,C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很快变红色.
(3)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本题答案为:①分子是客观存在,并总在不断运动的,②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4)改进前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是因为装置气密性不好,且同一温度下不能说明影响分子的运动快慢的因素,而改进后的装置则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本题的答案为:能尽量防止氨气逸出,更能体验化学变化的过程;能够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等.

与小明对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长圆管内径用什么机床 浏览:542
海信空调遥控器rch2609na怎么制冷 浏览:552
传奇仪表盘显示请检查esp怎么清除 浏览:457
消防阀门需要什么检验报告 浏览:970
自动准同期装置组成 浏览:143
大连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怎么样 浏览:93
青铜戈是怎么铸造的 浏览:296
胶囊内镜服用后仪器什么时候拆了 浏览:762
哪些工程按机械土石方取费 浏览:589
测定氧气体积实验装置图 浏览:638
吉利车仪表左下角出m是什么意思 浏览:450
自动装水装置的原理 浏览:966
叉车仪表右上角是什么表 浏览:669
五金件分装 浏览:39
冰箱不制冷反而制热是什么效果 浏览:206
转马适用什么轴承 浏览:999
oppo如何设置设备锁 浏览:288
气顶阀门是什么样的 浏览:93
桑塔纳仪表盘指示什么 浏览:679
制氧实验收集装置 浏览:965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