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三套装置图,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1)
(1)由于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集气瓶内气体膨胀,压强增大,若止水夹没有夹紧,则在压强差的作用下,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由于实验中逸出了一部分气体,最终进入瓶内的水增多,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如果用木炭代替红磷时,木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占据了氧气的空间,不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故填:偏大;木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占据了氧气的空间.
(2)注射器内气体减少的量就是氧气的体积,则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15ml?9ml |
25ml+15ml |
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 | 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体积 | 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 |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
25mL | 15mL | 9mL | 15% |
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 | 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体积 | 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 |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
25mL | 15mL | 9mL | 15% |
㈡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用氢气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丙装置
氢气用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是否可行是需要研究的,由于要内保证氧气的完全消耗容,则需要加入的氢气的量相对过量,因为本身是气体,所以最终结果含量一定会偏低.当然我们进行题目的解答与是否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无关. (1)装置仪器的名称,一定要针对仪器准确回答,要保证名称中不能出现错别字. (2)对于操作的填写,根据上面关于关闭止水夹A后冷却至室温后,此时乙装置处于密闭状态,所以要观察现象就要改变乙装置的密闭状态,所以应该打开止水夹B.观察到的现象是水倒吸入乙装置,大约占集气瓶容积的
(3)氢气中含有的水蒸气由于冷却后变成液体,而实验结束时液体照样从外界进行补充,所以对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其实本身含量较低,可以忽略;另外干燥的好处在于可以让燃烧进行的更顺畅). 故答案:(1)烧杯.(2)打开止水夹B;水被倒吸入乙装置,大约占集气瓶容积的
(3)不需要;因为由氢气带入的水分会变成液体,不影响剩余气体的体积,对测量结果无影响. |
㈢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图中玻璃管中部有一可左右移动的活塞,其左端密封
(1)通过加热,引燃白磷,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白磷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使玻璃管内气体的温度升高,气体膨胀,因此会推动活塞向右移动;
(2)实验结束时,由于反应消耗了氧气,在加上恢复常温后气体冷缩会原来的体积,致使玻璃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的大气压,活塞会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向左移动,慢慢移动到4cm处停止,活塞内缩的体积就是玻璃管内空气中氧气的体积.通过实验可知:玻璃管内的空气共有5份,其中氧气约占1份,因此空气中氧气约占总体积的
1 |
5 |
1 |
5 |
㈣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用氢气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1)写出仪器名
(1)仪器名称:A长颈漏斗;D烧杯; (2)锌粒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专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 2 SO 4 (稀)=ZnSO 4 +H 2 ↑; (3)对于操作的填写,根据上面关于关闭开关B后冷却至室温后,此时乙装置处于密闭状态,所以要观察现象就要改变乙装置的密闭状态,所以应该打开开关C.观察到的现象是水倒吸入乙装置,大约占集气瓶容积的
(4)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虽然消耗掉氧气,但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所以不能用CO气体代替氢气进行上述实验;如果用CO气体代替氢气改进措施:验前在乙瓶内壁先附着一层浓NaOH溶液. 故答案为:(属1)长颈漏斗;烧杯; (2)Zn+H 2 SO 4 (稀)=ZnSO 4 +H 2 ↑; (3)打开开关C;丙中的水倒流入乙瓶,进入水的体积约占乙瓶容积的
(4)不能;实验前在乙瓶内壁先附着一层浓NaOH溶液. |
㈤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两套装置图,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1)
(1)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如果止水夹未夹紧,会有气体逸出,冷却内后进入水的体积容变大,则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木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不能将红磷换成木炭;
(2)注射器内气体减少的量就是氧气的体积,则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15mL?9mL |
25mL+15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