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印刷机套准调节装置设计的发展现状

印刷机套准调节装置设计的发展现状

发布时间:2025-04-04 08:31:40

㈠ CPC系统是做什么用的

CPC(Computer Print Control)计算机印刷控制系统是一种可扩展式系统,由给墨量和套准遥控装置CPC1、印刷质量控制装置CPC2、印版图像测读装置CPC3、套准控制装置CPC4和CP Tronic(CP窗)自动监测和控制系统组成,
1-给墨量和套准遥控装置CPC1。
(1) CPC1-01为基本控制装置,它通过按钮遥控给墨和套准,包括区域墨量、墨斗辊墨条宽度遥控装置及轴向、周向套准装置。为了便于控制,该供墨装置沿墨斗辊轴向安装了32个计量墨辊,把给墨区域分成32个小区域,每个计量墨辊的宽度为32.5mm,计量墨辊中间大部分做成偏心柱。通过微电机转动计量墨辊,以改变计量墨辊和墨斗辊的间隙,便可调节该区域的出墨量。
(2) CPC1-02控制装置采用光笔和按钮进行墨量的整体快速和局部遥控调节,有储存记忆功能。与CPC1-01相比,增加了存储器、处理机、盒式磁带和光笔。使用光笔可向存储器中输入相应区域的墨层厚度和墨条宽度,以备调用;盒式磁带还可以存储CPC3印版测读装置所提供的预调数据。
(3) CPC1-03控制装置与CPC1-02相比,增加了随动控制和随动自动控制装置。常与CPC2印刷质量控制装置结合使用,联用时光将CPC2装置测定的每个区域的墨层厚度换算成给墨量调整值,并显示在控制台的随动显示器上,再根据偏差值进行校正。从而快速、准确地达到合格印刷品的标准数值。
2-印刷质量控制装置CPC2。
该装置是利用质量控制条来确定印刷品质量标准的一种测量装置。与CPC1-03控制台联用,不仅可以缩短更换印刷品所需要的时间、减少调机的废品,而且在印刷中,可通过计算机把实际的光密度值转换为控制给墨量的输入数据,以保证高度稳定的印刷质量。
CPC2装置的同步测量头在几秒钟之内对质量控制条的全部色阶进行扫描,并将所测试数据(如实地密度、网点增大、反差、重影和墨色叠印、色调偏差和灰色度等)与预定的基准值比较,其偏差值通过CPC1-03装置对印刷机各色墨斗进行调整。
CPC2装置不仅能测试印张上的各种质量控制茶,而且能同时对印刷不同印件的数台印刷机进行质量控制。通过CPC2终端设备以对话方式将印件的特定信息存入软盘,正式印刷时,只须8s便可将最大尺寸印张的测试结果显示在屏幕终端。
CPC2-S质量控制装置是用色度测量代替原CPC2的密度测量。它不仅能进行光谱测量和分光光度鉴定,而且能根据CPC测量条的灰色、实地、网点和重叠区计算出CPC1装置的油墨控制值;印刷前可测量样张或原稿的测量条,在印刷过程中可测量印品的质量控制条,并可将从原稿所测量的6种颜色直接转为专色;与CPC1结合使用能最佳地满足根据测量结果控制给墨量的要求。
3-印版图像测读装置CPC3。
该装置利用计算机控制的光电测童头测定印版各墨区的油墨覆盖面积,并将所测量的结果存储在盒式磁带上或打印输出。印刷前,CPC1控制台调用盒式磁带所存储的印版测定值和其他数据,并通过CPC1-02(或CPC1-03)把这些数据转换成计量墨辊和墨斗辊间隙的调节值,实现了墨量的自动领调,并缩短了预调时间。
4-套准控制装置CPC4。
该装置是CPC专用套准测读控制器,用于测量印张周边和横向套准偏差,自动进行套准调节,并且可以显示、存储和打印输出测定结果。测量时,把CPC4装置放在印品上,可测出十字线套准误差并进行记录,然后把CPC4装置位于CPC1控制台的控制板上方时,只需操作按钮就可以通过红外线将存储的数据传给CPC1,而通过CPC1遥控装置驱动步进电机,把所有的印版滚筒调到计算的位置。
5-自动监测和控制系统CPTronic
CP Tronic是海德堡公司继CPC系统之后推出的一个模块化集中控制、监测 和诊断系统。不仅能代替传统的机电式控制系统而且能处理和存储印刷机的操作及生产数据;控制和监测整个印刷机(包括输纸、收纸、输墨、润湿装置和印刷机组以及其他辅助设备。 如纸张的定位、传递,吸气辊的速度、牙排叼纸牙的张开点、涂布液及墨量的控制和调节,润版过程的控制和监测等;显示和查询有关数据和信息。
1-CP窗具有预选择、运行状态(实际值)显示,故障诊断和维修信息指示等功能。
①控制台上有4个监控层面,可根据所需要的功能进行选择,并可输入与作业有关的调定值,包括胶印机的速度、预定的印数、润湿液量和清洗时间等;
②实际值的显示可使操作工人及时并清楚了解印刷生产过程中的实际运行状况以及印刷作业进度,必要时也可在印刷过程中直接进行人工调节,此时预选择功能不会受影响,在操作程序中会自动实现有关的凋定值;
③当发生调定错误或意外故障时(如防护板打开、纸张定位不准等),CP窗的监控系统会立即向控制台发出信号,并在显示器上准确指出故障类型和有关部位以及故障发生的原因;
④根据显示器上的检测项目、代码及各部件的状态,可以准确无误地确定维修部位和维修方式,以便进行迅速维修。
2-CP窗还能控制自动更换、夹紧印版装置,自动调节纸张输纸、收纸及定位部件,自动运送和更换纸堆.
①Preset预设输纸器(飞达)装置:在CP窗控制台输入纸张尺寸和厚度后,可完成全自动调节印张尺寸规格的预调操作。在输纸器上,预调装党会使吸气头、横向导纸板、压纸滚轮和侧规自动移向正确的位置。未对齐的纸张以及主给纸堆和备用纸堆的横向位置会自动进行校正。印刷压力和前规盖板的高度会自动调节,以配合新的纸张厚度。在收纸台,横向齐纸板、幅面尺寸限位器和吸气辊、喷粉器等辅助装置也会重新调整。
②Autoplate自动装版装置:依靠压缩空气打开版夹,然后用强力弹簧关闭,把印版紧紧地固定就位。换版时,先以按钮指令使印版滚筒转到适当位置,然后把印版前缘装入印版滚筒的套准系统中,按下按钮使前线的版夹紧密闭合,印刷机使印版在受压状态下向前转动,直到把印版后缘压入滚筒后缘的版央内。整个操作是自动进行,不需要使用工具,也不需要重新拉紧。纸张的变形可借助于对开式尾缘版夹加以补偿。
③Multiplate复式换版装置:采用CP窗的按钮指令,可在4min内全自动更换六色速霸胶印机的所有印版。
④Nonstop不停机纸堆自动更换装置。
⑤Autopile全自动纸张输送装置。
6-CPC和CP Tronic的连接。
海德堡胶印机CP窗和 CPC系统连接后,可实现印刷过程的全自动控制。
①印刷作业准备:油墨预调、预选择、程控油墨量输入、给墨量与套准遥控、润湿液量输入、自动套准控制、印刷纸张尺寸和纸张厚度的输入、输纸与收纸机预调、印张传送控制等。
②正式印刷过程控制:纸张输送及定位控制、自动套准控制、光谱彩色测定与灰色平衡、中心控制与诊断、整机监控等。
③更换作业控制:墨辊自动清洗、橡皮滚筒自动洗涤、滚筒压力遥控调节、输纸机上与收纸机自动调节、定位部件自动调节、自动装版,以校样的测量条为基准值控制印品质量等。
④功能与维修诊断:故障诊断、自动集中润滑、预防性维修、可互换印刷电路板、电话维修服务等。

㈡ 胶印技术的胶印技术的发展历史

1904年,德国的卡斯帕·赫尔曼先生正在尝试对石版印刷技术进行改进,试图通过无数次实验找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而美国人艾拉·华盛顿·鲁贝先生则是偶然间介入这一研究工作的。在一次印刷工作中,艾拉·华盛顿·鲁贝注意到有一张纸在印刷过程中没有按正常路线行进,他试着在这张纸的正背面都印上图案,图像先从印版传到压印滚筒的橡皮布上,再印到纸上。意外的情景出现了:这种间接压印方式产生出了更高印刷质量的产品,充满弹性的橡皮布表面将油墨更加均匀地传递给纸张。由卡斯帕·赫尔曼和艾拉·华盛顿·鲁贝同时开发出的印刷方式诞生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胶印的由来。他们分别设计了单张纸胶印设备,但并没有立刻商品化。直到1912年,世界上第一台轮转胶印设备Universal面世,速度达到 8000印张/小时,胶印机真正为世人认识。
20世纪20年代,曼罗兰、高宝、小森等公司都推出了各自的单张纸、卷筒纸胶印设备。并与相关公司,通力合作开发了各种带有递纸单元、制冷单元、折页和滚筒干燥组件等的自动化印刷设备。
1932年,高宝(拉德博伊尔公司)推出了世界第一款四色单张纸胶印机——Planeta-Deca,使胶印技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20世纪50年代,印前技术层出不穷,并快速发展,照排机的出现,首次打破了活字排版540年印刷历史而出现数字图文排版形式,尤其是1954年第二代照排机的出现,使排版技术再上一台阶。1956年,预制感光版(PS版)和制版设备的出现,使胶印技术如鱼得水,同时胶印技术的需要显著增长。20世纪50年代,曼罗兰、高宝、小森、秋山等相继开发出自己的双色和四色胶印设备。
20世纪60年代,印刷过程中的水墨平衡问题成为胶印技术发展的关键。发明了酒精润版液,自1960年出现达格伦连续润版系统后,胶印开始达到凸版印刷所达到的清晰水平,并与成熟的凸版印刷争夺市场。
20世纪70年代,商业印刷开始大力发展,印前技术(彩色印前系统)向自动高端分色技术和整版排版设计系统发展,逐步告别照相分色法和手工分色法,使彩色图像更易传输且实现“所见即所得”。尽管彩色印前系统的价格昂贵,不能在印刷厂广泛使用,但已能断定它是胶印印前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20世纪80年代中期,印刷厂已经开始利用计算机控制印刷流程,这个时代的胶印机大都实现了传墨、润版、调整套准和阅读印版自动化等,简化了操作并提高了印刷效率。计算机在胶印中的应用及胶片输出机的问世,大大提高了胶印机工作效率。80年代推出的胶印机中很多都带油墨遥控系统、由电脑控制的预上墨系统、润湿单元控制、无酒精润版、色彩控制系统、翻转装置等。
直接制版系统(CTP)的诞生对胶印技术来说是最重要的贡献,使胶印机的工作效率和应用程度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胶印机自动化程度更高,数字技术的应用也更加广泛。这个时期的亮点要数在Print91芝加哥印刷展上Presstek和海德堡联合推出的世界上第一台在机直接制版印刷机——GTO-DI,代表了短版胶印未来的发展方向。在IPEX98上,海德堡速霸SM 74DI直接成像胶印机首度展出便轰动全球。今天看来这些配置已不再新鲜,但在当时它可以与激光打印机媲美,满足按需彩色印刷需求,以至在drupa2000上,众多的印刷机制造商都推出了自己的DI解决方案。1997年,高宝推出的世界上首台完全采用无轴技术的商业轮转胶印机——Compacta215也是轮转胶印机发展的重要突破,之后无轴技术在轮转胶印机中广泛应用。

㈢ 凹版印刷机电脑套色系统有哪些凹版印刷机自动套色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一 电脑高速凹版印刷机与普通凹版印刷机的区别

你这个问题太庞大,简单的说电脑高速凹版印刷机是在工业计算机控制系统主控下控制放料、印刷,干燥、收料四个主要组成部份。
电脑高速凹版印刷机采用彩色高分辨率触摸屏和先进的控制软件,定时显示各种运行参数及生产数据。使用计算机对整机的收放卷张力及各牵引辊的速度同步实现控制。采用全自动电脑套色控制器实现全过程1a动初对版,低速记忆对版,高速自动对版。实现张力控制及速度同步功能,并具有换卷预动及高速自动接膜功能。干燥系统配置密闭式双回流干燥箱,高效节能符合环保要求,采用了大量气动系统自动控制。
如果你想彻底掌握电脑高速凹版印刷机使用理论,建议你去买本“现代凹版印刷机使用与调节”研读一下,要彻底掌握电脑高速凹版印刷机操作技能,那要到有电脑高速凹版印刷机的印刷公司去研习一段时间才行。

二 凹版印刷机自动套色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网络有很多套色系统的论文,如看不太懂就查找dy950a电脑自动套色系统说明书,很好懂的

三 凹版印刷机的套色原理和张力控制原理

1. 张力区的划分凹印机的张力区可划分为3个区:开卷张力区、印刷张力区和分切张力区。开卷张力区包括卷筒纸纸芯轴到导向组中送纸张力辊之间的张力控制;印刷张力区包括导向组中送纸张力辊到印刷组中出纸张力辊之间的张力控制;从印刷组出纸张辊到分切张力辊之间为分切张力区。对于没有分切组、仅有复卷组的凹印机,其分切张力区包括从纸张力辊到复卷轴之间的区域。2. 张力区的控制原理开卷张力区的张力控制主要是由开卷机完成的。张力控制是开卷机的一个主要功能,所以该张力区的控制原理与开卷机的工作原理一致,由离合器、张力辊和张力控制器组成闭环控制系统。印刷张力区是凹印机张力控制系统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印刷套准精度的关键。该张力区的张力控制采用差速原理,系统通过控制送纸张力辊与出纸张力辊的运转速度,来调整纸张的张力。目前,大多数凹印机的送纸张力辊均与印刷机运转速度同步,出纸张力辊轴端与步进电机相连,以此实现差速控制。分切张力区的张力控制也很重要,如果由于张力不稳定而达不到分切精度,就会出废品。为此,该张力区一般采用与印刷张力区同样的控制方式。其基本速度为印刷组也纸张力辊的运转速度,分切组出纸张辊的轴端与步进电机相连,实现差速控制。
关于凹版印刷,建议你去PP论坛,里面都是做凹版印刷机和凹版印刷的业内人士,说不定他们能帮助到你,我就在里面交了很多朋友,受益匪浅。希望采纳,我是真心帮助。

四 大家好!今年厂买了台浙江强大电脑凹版印刷机!st2000f自动套色控制系统!怎么操作!谢谢

去官网下载使用说明书

五 谁知道,凹版印刷机电脑套色系统供应商啊,可以帮忙安装的。最好不需要单独的主机的,那样成本会低点。

请问你需要哪里的机子?深圳的行不行的,深圳田乐印刷公司http://www.sztljx.com/这个你看看,里面有详细的参数和图片。

六 凹印印刷机套色不准和套色不牢原因和解决办法,谢谢

凹印印刷机套色不准和套色不牢原因和解决办法:
一、纸张在印刷中收缩严重,造成套印不准。纸张是纸业印刷不可缺少的原辅材料之一。由于受外界温度、湿度的影响,加上印刷车间温、湿度控制不当,对纸张干湿性产生一定影响。印刷时各色组烘干箱温度设置过高,纸张严重收缩,各色组套印识标产生不同程度偏差、跳动,致使套印“露白”,电脑自动跟踪套印系统接收的颜色感光信号强弱不同,未能把套印识标锁定在特定位置,造成套印偏差,影响印品质量。一般处理方法是保持印刷车间恒温恒湿,适当降低烘干箱温度。
二、压印辊控制压力不平衡,造成跳动,影响套准。此现象的出现先排除人为因素(如装卸压印辊时位置未完全吻合,出现偏差)。造成压印辊两端压力不平衡,气路系统漏气是一个主要因素,造成连接压印辊两端的气缸,因气压不足或两端压力调节不平衡而未能使压印辊在印刷时保持恒定,产生上下跳动,时间长时造成压印辊外周变形,纸张拉力松紧不定,产生套印不准。处理方法是检查气路系统,确保气路不漏气,并更换漏气的气动元件和更换新的压印辊,使压印辊与印版在印刷时吻合顺畅。
三、跟踪电眼自身问题造成套印不准。跟踪电眼是一种感应式光电传感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感应印刷识标上颜色,把反射加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经模/数转换电路处理,把数字信号送到电脑进行定位跟踪。如果电眼与印刷识标之间距离太远,电眼聚光点未正对印刷识标,电眼外镜面纸粉覆盖,电眼内发光灯光烧坏,都会造成信号变弱或无光信号返回,致使电脑套准系统跟踪缓慢、失灵,未能及时纠正套印偏差,使到印品出现套印不准现象。一般处理办法是清洁电眼镜面,调节纸与电眼间距离并正对印刷识标,如果发现电眼发光灯泡烧坏,及时更换,同时仔细观察电脑套印波形,直到印刷色相内十字识标稳定为佳。
四、送纸张力设置不当或张力装置发生故障。凹印机色组较多,走纸距离长,为确保输纸稳定,一般在入纸口和出纸口设置了一套张力缓冲装置。根据纸张的不同特性(如纸张厚、薄;干、湿度;环境温度、湿度等)而设置张力大小,如果张力参数设置不当,或张力装置发生故障,将会造成铜版纸在印刷时出现左右晃动,印刷色相十字识标不能保持在有效范转内,会使套印标左右不停跳动,印品出现偏差。一般处理办法是根据铜版纸特性设置好输纸张力参数值,使铜版纸能稳定输送为佳,如果是张力装置发生故障,找电气技术人员维修。
五、自动套准跟踪系统部分环节失控或不工作。自动套准跟踪系统把来自跟踪电眼的光信号经电脑分析处理,把处理后的控制指令输送到各印刷色组的套准控制版,使控制指令转换成电信号发送到与之对应的套准马达,进行自动调整套印偏差。在工作中某一环节出现故障都会使套准马达失控不停转或不工作,未能及时纠正印品偏差,造成套印不准。一般处理办法是逐个环节进行检查,直到找出问题所在,造成自动套准跟踪系统失效,大部分情况是套准控制板自身故障引起,但不排除套印马达自身存在问题。为进一步确定问题是否出在控制板,可用一新控制板或用别的色组上控制板互换,进行测试即可找出问题所在,如控制板正常,则问题出在套印马达,修理马达即可。
六、传动齿轮与版轴未锁紧,致使印版滚筒发生移位。凹印机各色组都有一套独立的锁定装置,使版轴与传动齿轮相连接,此锁定装置一旦未锁紧,将导致印版滚筒在高速运转时因版轴未锁紧而出现前后移动,造成套印不准。处理方法是检查锁定装置是否损坏,传动齿轮与版轴是否出现滑移,并加以锁固。
七、套色不牢就是掉色,属于材料之间不匹配,需要改用匹配的材料。

七 凹版印刷的电脑对色操作说明

首先纠正一下目前凹版印刷机还没有电脑对色系统,你所提到的调整波浪线,应该是波线,捉波线是自动套准的自动系统,也可以讲自动套色系统,但不是对色系统,印刷行业讲的对色是校对印刷品的色相,如有问题可以交流。

八 凹印 套色

目前,凹版印刷已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香烟等的包装印刷。在凹印印刷中,套印不准是常见的印刷故障之一,在印刷工序的材料消耗中,套印不准占了较大比重。所以,为了节约材料,提高产品合格率,准确套色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从事凹印套准工作中,对影响套色的常见因素进行了简单的总结,现与大家共同交流。

对于高速的凹版印刷,大多数凹印机都采用了自动套准控制装置。套准控制系统是凹版印刷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对印刷品各色组的套印情况进行实时跟踪、检测和调节。套准控制装置主要由光电扫描器、横向套准调节机构和纵向套准调节机构等组成,对套印误差的跟踪、检测,主要由光电扫描器来完成;套印误差的调节则由横向套准调节机构和纵向套准调节机构共同来完成。驱动电机通过控制纵向套准调节机构、驱动补偿辊来改变印刷路径的长度或改变版辊的相位,从而实现纵向套准调节。横向调节则是根据检测的误差来调节版辊的横向相对位置。

1.设备精度因素

设备本身的机械制造精度和设备所使用的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的精度是影响套准精度的决定性因素。如:牵引辊、导辊等的加工精度。另外,设备安装精度对印刷套准也有重要影响,如:导辊的平行度和水平度等。所以,要获得高精度的套准,必须要首先保证印刷设备达到足够的精度,同时,还要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测、检修,保证设备运转在最佳状态。

2.套准控制装置因素

只有套准控制装置正常工作,才能保证印刷套准。如果其中的任一组成部分出现故障,都会引起套印不准。如:开关没有接通;电眼位置偏离检测位置或沾有杂物;玛克线太浅;磁性传感器有问题;套准系统存在机械故障……如果出现套印不准现象,就要对上述可能存在的故障进行逐一检查、排除。

3.承印物张力因素

印刷过程中,承印物张力变化范围小,套印精度就容易控制。反之,如果张力变化频繁,无规律可循,则会严重影响套准精度。所以,在设定合理的张力后,还应保持最小范围的张力波动,即保持张力的稳定。而造成张力不稳的主要因素有:自动张力控制系统的部件损坏;气压不稳;温度、湿度的变化;运行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承印物与导辊之间摩擦系数的变化;承印物厚薄的变化;接卷时引起的放卷部分的张力波动……明确了这些因素,我们就应在实际操作中尽量避免或者减少此类因素的影响,从而达到准确套印的目的。

4.印刷版辊因素

印刷版辊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印品的质量,而印版的加工精度是影响套准的主要因素之一。①玛克线:玛克线是套准系统的信息来源,它记录着横向套准和纵向套准的相关数据信息。在印刷过程中,套准系统根据玛克线位移的变化量对印品的套印进行调节。所以,印版必须保证玛克线的位置准确,若超出了可调节的误差范围,就会影响系统的自动跟踪套准,从而达不到准确套印的目的。②版辊直径必须按规定呈递增状态。一般情况下,我们公司采用的印刷版辊直径差为0.02mm。在加工印版滚筒时,必须严格地按照要求将误差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同时装版时应严格按照设计版序安装,否则,会引起不必要的套准偏差。③印版滚筒的动平衡:印刷版辊的动平衡误差较大,会导致承印物张力变化无规律,并不同程度地改变印刷路径长度,从而导致套印不准。所以,我们要求制厂对每根滚筒都要检测其动平衡,以免对印刷造成更大的麻烦。④版辊的安装精度:装版时,必须确保滚筒两端锥孔和固版锥头清洁,不能黏附油墨或其它杂质,否则会影响安装精度。装版完毕,应用手试转滚筒是否灵活、是否有松动现象。

5.材料因素和环境因素

①印刷材料包括承印纸张和印刷油墨。承印纸张荷叶边、边缘不整齐、卷内接头、卷芯偏心等都会引起一定的张力变动,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套准。油墨颜色会影响自动套准系统的跟踪灵敏度,套印标记颜色不同,光电扫描器接收到的反射光线的强度就不同,相应的脉;中高度也就不一样。墨色深则脉冲峰值较大,墨色浅则脉冲峰值小。黄色墨因其颜色浅,反射光线强,形成的脉;中峰值较小,在实际印刷中较难跟踪。对于浅色油墨,雕刻套印线时应予注意。②环境的温度、湿度不合适,会导致承印物变形、起皱等,从而影响套印质量。

九 印刷机套色

无锡普赛的套色系统不错的,相对国内来说已经是很成熟的产品。不但有套色,如果LZ需要张力控制等印刷机配套软硬件,普赛的相当不错。

十 简述凹版印刷机自动套准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您好,我从事薄膜生产多年,印刷是我的下游而且很熟悉,很适合解答。

自动套准控制系统是由电子控台、扫描器、脉冲发电器、修正电机、中继电缆和接线盒组成。

工作原理为:首先按走线方向将基材穿好,然后启动电机,基材在动力牵引机构的连续牵引下,进入第一色印刷组进行印刷,印刷后利用电热烘箱产生的热风对其印刷表面进行干燥,使印刷油墨中的溶剂充分挥发,重复几次,最后利用收卷装置对印刷成品进行收卷,完成。

望采纳,谢谢。

阅读全文

与印刷机套准调节装置设计的发展现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浙江永德信阀门厂 浏览:647
qq里面没有设备锁怎么办 浏览:229
商品的运载和助力装置设计书 浏览:318
阀门上fhv什么意思 浏览:509
快手k歌需要哪些设备 浏览:57
美的空调冷静星怎么不制冷了 浏览:169
快手申诉那个常用设备是什么意思 浏览:452
宋plus怎么在仪表看续航 浏览:54
东城电动工具廊坊总代理 浏览:904
容声电热水壶制冷跳不熄什么原因 浏览:569
沈阳机械工程工资一般多少 浏览:94
设备产能的评估包括哪些 浏览:646
压下装置设计 浏览:629
秋千上像轴承一样能转动的叫什么 浏览:755
晨光安全阀门笔怎么用 浏览:788
机械设备振动怎么控制 浏览:286
做机械的去大族激光怎么样 浏览:295
卖美容仪器的第一条朋友圈怎么发 浏览:541
cps工具箱升级版 浏览:609
gl8怎么用机械钥匙启动 浏览: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