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根据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用固体纯净物制备氧气时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用编号回答
(1)实验室用固体纯净物制备氧气时,应该用高锰酸钾制取,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加热,应该用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
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E装置收集;
过氧化氢分解不需要加热,应该用C装置作为发生装置;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 | .
❷ 制取氧气常用的收集装置是什么
收集氧气的装置有三种装置。 其中A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装置; B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的装置; C装置:排水法时可用采用,具体操作:装置内装满水,氧气由b通入,即可收集氧气。 C装置:向上排空气法时也可以采用,具体操作:氧气由a通入即可收集氧气。 
收集常用排水法:意思是说收集氧气时要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先撤导管后移灯:意思是说在停止制氧气时,务必先把导气管从水槽中撤出罩桐神,然后再移去酒精灯(如果先撤去酒精灯,则因试管内温度降低,气压减小,水就会沿导管吸到热的试管里,致使试管因急剧冷却而破裂)。 (2)实验室制取氧气时用c装置扩展阅读:
电解制氧法: 把水放入电解槽中,加入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以提物亏高水的电解度,然后通入直流电,水就分解为氧气和氢气。每制取一立方米氧,同时获得两立方米氢。用电解法制取一立方米氧要耗电12~15千瓦小时,与上述两种方法的耗电量(0.55~0.60千瓦小时)相比,是很不经济轮冲的。 电解法不适用于大量制氧。另外同时产生的氢气如果没有妥善的方法收集,在空气中聚集起来,如与氧气混合,容易发生极其剧烈的爆炸。所以,电解法也不适用家庭制氧的方法。 利用氮分子大于氧分子的特性,使用特制的分子筛把空气中的氧离分出来。首先,用压缩机迫使干燥的空气通过分子筛进入抽成真空的吸附器中,空气中的氮分子即被分子筛所吸附,氧气进入吸附器内,当吸附器内氧气达到一定量(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可打开出氧阀门放出氧气。 经过一段时间,分子筛吸附的氮逐渐增多,吸附能力减弱,产出的氧气纯度下降,需要用真空泵抽出吸附在分子筛上面的氮,然后重复上述过程。
❸ 以下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_,写出实验室可用C装置制取
(1)仪器①是分液漏斗;C装置适用于固体和液体的不加热反应,实验室可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方程式是:2H2O2 MnO2 | .
❹ 实验室常用的几种气体发生装置如图A、B、C所示:(1)实验室可以用B或C装置制取氧气,如果用C装置,通常
(1)实验室制取氧气常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分解制备氧气或用版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权条件下分解制备氧气,前者需要加热,后者无需加热,如果用C装置,通常使用的药品是H2O2和MnO2;检查C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的操作方法是将导管插入水中,用手捂住试管,看到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在导管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故答案为:H2O2和MnO2;将导管插入水中,用手捂住试管,看到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在导管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收集气体的方法的选择可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如气体与氧气反应则只能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是否有颜色与收集方法无关,故答案为:②; (3)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用d装置收集氧气时应从长导管进入气体, 故答案为:b; (4)氯气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应有尾气吸收装置,NO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无需尾气吸收装置,故答案为:③.
❺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来制取氧气
(1)实验室用氯抄酸钾和二氧化锰加袭热来制取氧气时的文字表达为:氯酸钾 二氧化锰 |
❻ 在实验室中可以用双氧水来制取氧气,可能用到下列几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
(1)双氧水是过氧化氢的俗称,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MnO2 | .
❼ 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生成氧气.回答下列问题:(1)用C装置制取氧气,过氧
(1)用C装置制取氧气,过氧化氢溶液应从分液漏斗口处注入.二氧化锰从锥形瓶口处加入,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的文字表达式为: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
❽ 实验室可用下列A或B装置制取氧气,用C装置收集氧气。  ...
(1)抄a集气瓶,b水槽。袭 (2)气密性高锰酸钾导管口的气泡连续且均匀冒出时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与实验室制取氧气时用c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特种设备之什么
发布:2025-04-08 02:16:55
浏览:159
如何该设备号
发布:2025-04-08 00:52:54
浏览:308
阀门是什么滑轮
发布:2025-04-07 23:38:00
浏览:569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