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有哪些办法
不同仪器有不同的方法:
1、空气
热胀冷缩
法
。
要检查装置是否漏气,应先把
导气管
的一端浸入
烧杯
或水槽的水中,用手紧握试管或用手掌紧贴
烧瓶
的外壁。若导管口就有气泡冒出。把手移开,冷却后,导管内有一段水柱流入,则表明装置
气密性
良好。
2、注水法
适用于检查
启普发生器
或类似于启普发生器的装置。首先关闭排气导管,从顶部漏斗口注水,当漏斗下端被水封闭后再注水,水面不下降,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面下降,表明装置气密性差。
向左转
|
向右转
3、外接导管浸水法
在装置的尾端导气管
上外
接一段橡皮管和20~30cm长的玻璃导管,导管浸入试管内的水中,水进入导管一段高度后不再进入,内外液面高度差较大,把试管上下移动几次,仍然如此,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进入导管很多,液面高度差很小,表明装置气密性差。
4、
滴定管
压气法
取一支25mL滴定管,下端与橡皮管连接,橡皮管变曲成U形与装置的尾端导管连接,滴定管内装满水。打开滴定管开关,水面下降一段距离后就停止不动,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面一直下降不停,表明装置气密性差。 5、滴定管抽气法
取装水的一支25mL滴定管,其上端通过单孔
橡皮塞
和橡皮管与装置尾端导管连接。打开滴定管的开关,如果水面下降一段后就停止不动,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面一直下降,表明装置气密性差。
气密性检验
的原则是,先让装置和附加的液体(一般指水),构成封闭的整体,改变这个整体的温度,导致压强的变化,来判断气密性好坏,由于装置的不同,检验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㈡ 下面是在实验室中研究电流热效应的实验:(1)实验中我们选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来显示电阻产生热量的多少.
(1)任何物质都有热涨冷缩的现象,但气体更加明显,U形管的这种设计就是由于气体的热胀冷缩十分明显.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不能直接观察,由此可知我们可以通过观察U型管左右液面的高度差判断透明容器中产生的热量多少.
(3)根据图乙可知,R1、R2串联,并且通电时间和通过的电流相等,根据图示可知,R2相连的U形管中的液面高度差为R1相连的U形管中的液面高度差的2倍,故可得出的结论为:在电流与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产生的热量与电阻成正比.
(4)因为串联电路处处电流相等,因此通过R1的电流和通过R3、R4的电流之和相等,由于R3=R4,所以通过R3、R4的电流相等,故通过R1的电流是通过R3电流的2倍;
图乙中的错误是:R2所影响的U型管左右液面高度差过大了.
故答案为:(1)热胀冷缩;U型管左右液面的高度差;
(3)在电流与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产生的热量与电阻成正比;
(4)2;R2所影响的U型管左右液面高度差过大了.
㈢ 实验室利用足量的NH3在加热的条件下与CuO充分反应生成Cu、N2、H2O,并测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装置图如下
(1)装置内空气热胀冷缩的性质,检验整套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在F处连接导管,并将导管口浸没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微热试管A,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后,有水倒流入导管中形成一小段水柱,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故答案为:在F处连接导管,并将导管口浸没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微热试管A,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后,有水倒流入导管中形成一小段水柱,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铵盐受热易分解产生氨气,能产生氨气的碳酸盐是碳酸铵,氨气属于碱性气体,用碱石灰干燥即可,并且碱石灰可以吸收杂质气体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NH4)2CO3;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
(3)NH3在加热的条件下与CuO充分反应生成Cu、N2、H2O,即2NH3+3C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