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轴承由哪些部件组成
滚动轴承一般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四部分组成,内圈的作用是与轴相配合并与轴一起旋转;外圈作用是与轴承座相配合,起支撑作用。
滚动体是借助于保持架均匀的将滚动体分布在内圈和外圈之间,其形状大小和数量直接影响着滚动轴承的使用性能和寿命;保持架能使滚动体均匀分布, 引导滚动体旋转起润滑作用。
(1)滚动轴承的装置设计包含以下内容扩展阅读:
维护保养
1、拆卸
轴承的拆卸是定期维修,轴承更换时进行。拆卸后,如果继续使用,或还需要检查轴承之状态时,其拆卸也要与安装时同样仔细进行。注意不损伤轴承各零件,特别是过盈配合轴承的拆卸,操作难度大。
根据需要设计制作拆卸工具也十分重要。在拆卸时,根据图纸研究拆卸方法、顺序、调查轴承的配合条件,以求得拆卸作业的万无一失。
外圈的拆卸过盈配合的外圈,事先在外壳的圆周上设置几处外圈挤压螺杆用螺丝,一面均等地拧紧螺杆,一边拆卸。这些螺杆孔平常盖上盲塞,圆锥滚子轴承等的分离型轴承,在外壳挡住肩上设置出几处切口,使用垫块,用压力机拆卸,或轻轻敲打着拆卸。
内圈的拆卸,可以用压力机拔出最简单。此时,要注意让内圈承受其拔力。再者,所示的拔拉卡具也多为使用,无论那种卡具,其都必须牢牢地卡在内圈侧面。为此,需要考虑轴挡肩的尺寸,或研究在挡肩处加工上沟,以便使用拉拔卡具。
大型轴承的内圈拆卸采用油压法。通过设置在轴承的油孔加以油压,以使易于拉拔。宽度大的轴承则油压法与拉拔卡具并用,进行拆卸作业。
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圈拆卸可以利用感应加热法。在短时间内加热局部,使内圈膨胀后拉拔的方法。需要安装大批这类轴承内圈的场合,也使用感应加热法。
2、清洗
将轴承拆下检查时,先用摄影等方法做好外观记录。另外,要确认剩余润滑剂的量并对润滑剂采样,然后再清洗轴承。
(1)轴承的清洗分粗洗和精洗进行,并可在使用的容器底部放上金属网架。
(2)粗洗时,在油中用刷子等清除润滑脂或粘着物。此时若在油中转动轴承,注意会因异物等损伤滚动面。
(3)精洗时,在油中慢慢转动轴承,须仔细地进行。
通常使用的清洗剂为中性不含水柴油或煤油,根据需要有时也使用温性碱液等。不论用哪种清洗剂,都要经常过滤保持清洁。
清洗后,立即在轴承上涂布防锈油或防锈脂。
❷ 转盘轴承的设计标准
转盘轴承的设计标准:
基本代号分为三部分,前部为结构型式和传动型式代号,中部为滚动体直径(对两排以上滚动体的轴承为最大滚动体直径),后部为滚动体中心圆直径(对两排以上滚动体的轴承为最大滚动体中心圆直径)
1、结构型式代号按规定。四点接触球IKO轴承,02 双排异径球轴承,11 交叉圆柱滚子轴承 ,13 三排圆柱滚子组合轴承。
2、传动型式代号按表2的规定。 0 无齿式, 1 渐开线圆柱齿轮外齿较小模数, 2 渐开线圆柱齿轮外齿较大模数, 3 渐开线圆柱齿轮内齿较小模数, 4 渐开线圆柱齿轮内齿较大模数。
3、基本代号编制规则 基本代号编排时,结构型式代号和传动型式代号连写,前部、中部和后部之间用“.”隔开。
转盘进口轴承是一种能够同时承受较大的轴向负荷、径向负荷和倾覆力矩等综合载荷的特殊结构的中大型轴承。 一般情况下,转盘轴承自身带有安装孔、润滑油孔和密封装置,可以满足各种不同工况条件下工作的各类主机的不同需求;另一方面,转盘SKF轴承本身具有结构紧凑、引导旋转方便、安装简便和维护容易等特点,被广泛用于起重运输机械、冶金机械、采掘机械、建筑工程机械、港口机械和自动化装配线等中大型回转装置上。
❸ 在进行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时应考虑哪些问题
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
1 轴承的固定
在确定了轴承的类型和型号以后,还必须正确的进行滚动轴承的组合结构设计,才能保证轴承的正常工作。
轴承的组合结构设计包括:
1)轴系支承端结构;
2)轴承与相关零件的配合;
3)轴承的润滑与密封;
4)提高轴承系统的刚度。
1. 两端固定(两端单向固定)
普通工作温度下的短轴(跨距L<400mm),支点常采用两端单向固定方式,每个轴承分别承受一个方向的轴向力。如图,为允许轴工作时有少量热膨胀,轴承安装时应留有轴向间隙0.25mm-0.4mm(间隙很小,结构图上不必画出),间隙量常用垫片或调整螺钉调节。
特点:限制轴的双向移动。适用于工作温度变化不大的轴。
注意:考虑受热伸长,轴承盖与外端面之间留补偿间隙c,c=0.2~0.3mm。
2.一端双向固定、一端游动
当轴较长或工作温度较高时,轴的热膨胀收缩量较大,宜采用一端双向固定、一端游动的支点结构,如图。
固定端由单个轴承或轴承组承受双向轴向力,而游动端则保证轴伸缩时能自由游动。为避免松脱,游动轴承内圈应与轴作轴向固定(常采用弹性挡圈)。用圆柱滚子轴承作游动支点时,轴承外圈要与机座作轴向固定,靠滚子与套圈间的游动来保证轴的自由伸缩。
特点:一个支点双向固定,另一个支点作轴向游动。
深沟球轴承作为游动支点,轴承外圈与端盖留间隙。
圆柱滚子轴承作为游动支点,轴承外圈应双向固定。
适用:温度变化较大的长轴。
2 轴承组合的调整
1.轴承间隙的调整
调整方法:(1)轴承盖与机座的垫片厚度调整;
(2)用螺钉调整轴承外圈压盖的移动。
2.轴承预紧
目的:提高精度、刚度,减小振动。
安装时根据轴承的预紧力要求使轴承中保持一定轴向力,从而确保一定游隙,
3.轴承组合位置的调整
使轴上零件(齿轮、带轮等)具有准确的工作位置。
3. 滚动轴承的配合
轴承内圈孔与轴的配合采用基孔制;
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的配合采用基轴制。
4. 滚动轴承的的装拆
金工设计中,应考虑装拆轴承时不损坏轴承和其它零部件。
l在机器保养和修理中需要拆卸某些结构,如果这些结构的拆卸很困难,或者在拆卸中很容易损坏某些零件,则会给保养和修理带来困难或增加成本。结构设计中应事先考虑拆卸的需要。
l滚动轴承通常的设计寿命与整机不一致,需要在使用过程中多次更换,当与轴承之间有装配关系的零件损坏时也需要对轴承进行拆卸,拆卸轴承时应使拆卸力不经过滚动体传递,以防使滚动体发生塑性变形。
拆卸滚动轴承通常使用专门的工具,设计轴系结构式应为工具的使用留有足够得为空间,这些数据可以在滚动轴承手册中找到。
❹ 滚动轴承一般由内圈、外圈、____和____四部分组成。
滚动轴承一般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四部分组成。
内圈和外圈通常是由优质钢材制成,以耐磨性和抗腐蚀性为主要特点。滚动体和保持架通常也是由钢材制成,但也有使用其他材料的情况,如陶瓷、塑料等。当转动力大时,为保证适当的载荷能够施加于滚动体和内外圈之间,滚动轴承内部通常充满轴承润滑油或脂等润滑物,以降低摩擦、磨损和能量损失。
滚动轴承的种类
滚动轴承的种类很多,按照功能分类可分为径向轴承、推力轴承和复合轴承。根据滚动体类型分类可分为球形滚动轴承、圆锥滚动轴承、调心球轴承、角接触球轴承、滚针轴承、圆柱形滚动轴承等。滚动轴承是机械传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作用是将机械部件的旋转运动转换成平动运动,以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和行业。
滚动轴承的尺寸和结构形式也非常多样化,如尺寸有小到几毫米的微型轴承,到2-3米大型的滚动轴承。结构形式包括开式、封闭式、盖板式、密封式、加油线式等。这些不同类型的轴承能够满足不同行业和领域的机械设备转动部件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