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电动调节阀反馈反了怎么办
在过程控制系统中,执行器接受调节器的指令信号,经执行机构将其转换成相应的角位移或直线位移,去操纵调节机构,改变被控对象进、出的能量或物料,以实现过程的自动控制。在任何自动控制系统中,执行器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如果把传感器比拟成控制系统的感觉器官,调节器就是控制系统的大脑,而执行器则可以比拟为干具体工作的手。
执行器常常工作在高温、高压、深冷、强腐蚀、高粘度、易结晶、闪蒸、汽蚀、高压差等状态下,使用条件恶劣,因此,它是整个控制系统的薄弱环节。如果执行器选择或使用不当,往往会给生产过程自动化带来困难。在许多场合下,会导致控制系统的控制质量下降、调节失灵,甚至因介质的易燃、易爆、有毒而造成严重的事故。为此,对于执行器的正确选用和安装、维修等各个环节,必须给予足够的注意。
执行器根据驱动动力的不同,可划分为气动执行器、液动执行器和电动执行器。
电动调节阀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1、电动调节阀的基本结构
电动调节阀上部是执行机构,接受调节器输出的0~10mADC或4~20mADC信号,并将其转换成相应的直线位移,推动下部的调节阀动作,直接调节流体的流量。各类电动调节阀的执行机构基本相同,但调节阀(调节机构)的结构因使用条件的不同类型很多,最常用的是直通单阀座和直通双阀座两种。
2、电动执行机构的基本结构
其电动执行器主要是由相互隔离的电气部分和传动部分组成,电机作为连接两个隔离部分的中间部件。电机按控制要求输出转矩,通过多级正齿轮传递到梯形丝杆上,梯形丝杆通过螺纹变换转矩为推力。因此梯形螺杆通过自锁的输出轴将直线行程传递到阀杆。执行机构输出轴带有一个防止传动的止转环,输出轴的径向锁定装置也可以做动位置指示器。输出轴止动环上连有一个旗杆,旗杆随输出轴同步运行,通过与旗杆连接的齿条板将输出轴位移转换成电信号,提供给智能控制板作为比较信号和阀位反馈输出。同时执行机构的行程也可由齿条板上的两个主限位开关开限制,并由两机械限位保护。
3、执行机构工作原理
电动执行机构是以电动机为驱动源、以直流电流为控制及反馈信号,原理方块图如图3所示。当控制器的输入端有一个信号输入时,此信号与位置信号进行比较,当两个信号的偏差值大于规定的死区时,控制器产生功率输出,驱动伺服电动机转动使减速器的输出轴朝减小这一偏差的方向转动,直到偏差小于死区为止。此时输出轴就稳定在与输入信号相对应的位置上。
4、控制器结构
控制器由主控电路板、传感器、带LED 操作按键、分相电容、接线端子等组成。智能伺服放大器以专用单片微处理器为基础,通过输入回路把模拟信号、阀位电阻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微处理器根据采样结果通过人工智能控制软件后,显示结果及输出控制信号。
5、调节阀的基本结构
调节阀与工艺管道中被调介质直接接触,阀芯在阀体内运动,改变阀芯与阀座之间的流通面积,即改变阀门的阻力系数就可以对工艺参数进行调节。
下图给出直通单阀座和直通双阀座的典型结构,它由上阀盖(或高温上阀盖)、阀体、下阀盖、阀芯与阀杆组成的阀芯部件、阀座、填料、压板等组成。
直通单阀座的阀体内只有一个阀芯和一个阀座,其特点是结构简单、泄漏量小(甚至可以完全切断)和允许压差小。因此,它适用于要求泄漏量小,工作压差较小的干净介质的场合。在应用中应特别注意其允许压差,防止阀门关不死。直通双座调节阀的阀体内有两个阀芯和阀座。它与同口径的单座阀相比,流通能力约大20%~25%。因为流体对上、下两阀芯上的作用力可以相互抵消,但上、下两阀芯不易同时关闭,因此双座阀具有允许压差大、泄漏量较大的特点。故适用于阀两端压差较大,泄漏量要求不高的干净介质场合,不适用于高粘度和含纤维的场合。
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故障一:执行器不动作,但控制模块电源和信号灯均亮。
处理方法:检查电源电压是否正确;电动机是否断线;十芯插头从端到各线终端是否断线;电动机、电位器、电容各接插头是否良好;用对比互换法判断控制模块是否良好。
故障二: 执行器不动作, 电源灯亮而信号灯不亮。
处理方法:检查输入信号极性等是否正确;用对比互换法判断控制模块是否良好。
故障三: 调节系统参数整定不当导致执行器频繁振荡。
处理方法:调节器的参数整定不合适,会引起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振荡。对于单回路调节系统,比例带过小,积分时间过短,微分时间和微分增益过大都可能产生系统振荡。可以通过系统整定的方法,合理的选择这些参数,使回路保持稳定速度。
故障四:执行器电机发热迅速、震荡爬行、短时间内停止动作。
处理方法: 用交流2V 电压档测控制模块输入端是否交流干扰动;检查信号线是否和电源线隔离;电位器及电位器配线是否良好; 反馈组件动作是否正常。
故障五:执行器动作呈步进、爬行现象、动作缓慢。
处理方法: 检查操作器传来的信号动作时间是否正确。
故障六:执行器位置反馈信号太大或太小。
处理方法:检查“零位”和“行程”电位器调整是否正确;更换控制模块判断。
故障七:加信号后执行器全开或全关,限位开关也不停。
处理方法: 检查控制模块的功能选择开关是否在正确位置;“零位”和“行程”电位器调整是否正确;更换控制模块判断。
故障八:执行器震荡、鸣叫。
处理方法:主要是因为灵敏度调得太高,不灵敏区太小,过于灵敏,致使执行器小回路无法稳定而产生振荡,可逆时针微调灵敏度电位器降低灵敏度;流体压力变化太大,执行机构推力不足;调节阀选择大了、阀常在小开度工作。
故障九:执行器动作不正常,但限位开关动作后电机不停止。
处理方法:检查限位开关、限位开关配线是否有故障;更换控制模块判断。
故障十:执行器皮带断。
处理方法: 检查执行器内部传动部分是否损坏卡住;“零位”和“行程”电位器调整是否正确;限位开关是否正确。
② 电动球阀内漏怎么解决
电动球阀有时候会出现内漏的情况,下面来说说内漏的几种原因还有他们的一般解决办法。
一、电动球阀执行器零位设定不准确,没有达到阀门的全关位。调整办法:
1、手动把阀关死(必须确认已经完全关闭);
2、再用力手动关阀,以稍微用力气拧不动为准;
3、再往回拧(开阀方向)半圈;
4、然后调节限位。
二、电动球阀行程方式的选择:
阀门是旋转90°开闭形式,执行器的扭矩力不够大,在没有压力的时候调试很容易就达到全关位,而有旋转力时,不能克服液体推动的推力,所以关不到位。
解决办法:更换大推力的执行器,或更换为平衡型阀芯以减小介质不平衡力。
三、电动球阀制造质量引起的内漏:
阀门制造厂家在生产过程中对阀门材质、加工工艺、装配工艺等控制不严,致使密封面研磨不合格、对麻点、沙眼等缺陷的产品没有彻底剔除,造成了电动锻钢球阀内漏。
解决办法:重新加工密封面。
四、电动球阀控制部分影响阀门的内漏:
电动球阀的传统控制方式是通过阀门限位开关、过力矩开关等机械的控制方式,由于这些控制元件受环境温度、压力、湿度的影响,造成阀门定位失准,弹簧疲劳、热膨胀系数不均匀等客观因素,造成电动锻钢球阀的内漏。解决办法:重新调整限位。
③ 阀门定位器的主要作用有那些
阀门定位器就是有一个作用,就是给阀门的开度定位的。给阀门的开度信号是多专少,阀门属就开在那个位置。装有阀门定位器的阀门都叫调节阀,就是阀门的开度可以受到控制的阀门。对于调节阀有两种,一种是气动调节阀,另一种是电动调节阀。由于气动调节阀的响应速度远大于电动调节阀,因此气动调节阀用的比较多。
气动调节阀的阀门定位器是根据控制阀门开度大小的电流信号,产生一个磁力驱动挡板,使其输出到阀门执行机构的气源压力发生变化,使阀门朝开或关的方向动作,阀门动作时带动阀门定位器的反馈杆使挡板朝相反的方向动作,当挡板两边的气压相等时,阀门就不动作,这就是需要阀门开度的位置。
对于一个调节阀来说,开度控制信号、阀门定位器和阀门是构成一个负反馈回路,受控于控制信号,阀门动作的反馈位置在阀门定位器中得到平衡,阀门的开度就停留在这个位置。控制信号的变大或变小,阀门的开度也开大或关小,这个平衡点就是由阀门定位器来完成。
④ 阀门内漏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消除
(1)没有关严,应改进操作,重新开启后关闭。若为电 动门,应重新调整阀门限位,使其能关内闭严密。
(2)研磨质量差容,应改进研磨方法,重新解体研磨。
(3)阀瓣与阀杆间隙过大,造成阀瓣下垂或接触不好,应重 新调整阀瓣与阀杆间隙,或更换阀瓣并帽。
(4)密封面材料不良,应更换或堆焊密封面。
(5)杂质卡住阀瓣,应消除杂质。
⑤ 电动调节阀内漏故障处理方法
1、执行机构零位设定不准确,没有达到阀门的全关位。调整办法:1)手动把阀关死(必须确认已经完全关闭);2)再用力手动关阀,以稍微用力气拧不动为准;3)再往回拧(开阀方向)半圈;4)然后调节限位.
2、阀门是向下推关闭型式,执行机构的推力不够大,在没有压力的时候调试很容易就达到全关位,而有下推力时,不能克服液体向上的推力,所以关不到位。解决办法:更换大推力的执行机构,或该为平衡型阀芯以减小介质不平衡力。
3、电动调节阀制造质量引起的内漏阀门制造厂家在生产过程中对阀门材质、加工工艺、装配工艺等控制不严,致使密封面研磨不合格、对麻点、沙眼等缺陷的产品没有彻底剔除,造成了电动调节阀内漏。解决办法:重新加工密封面。
4、电动调节阀控制部分影响阀门的内漏电动调节阀的传统控制方式是通过阀门限位开关、过力矩开关等机械的控制方式,由于这些控制元件受环境温度、压力、湿度的影响,造成阀门定位失准,弹簧疲劳、热膨胀系数不均匀等客观因素,造成电动调节阀的内漏。解决办法:重新调整限位。
5、电动调节阀调试问题引起的内漏受加工、装配工艺的影响,电动调节阀普遍存在手动关严后电动打不开的现象,如通过上下限位开关的动作位置把电动调节阀的行程调整小一些,则出现电动调节阀关不严或者阀门开不展的不理想状态;把电动调节阀的行程调整大一些,则引起过力矩开关保护动作;如果将过力矩开关的动作值调整的大一些,则出现撞坏减速传动机构或者撞坏阀门,甚至将电机烧毁的事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常,电动调节阀调试时手动将电动调节阀摇到底,再往开方向摇一圈,定电动门的下限位开关位置,然后将电动调节阀开到全开位置定上限开关位置,这样电动调节阀就不会出现手动关严后电动打不开的现象,才能使电动门开、关操作自如,但无形中就引起了电动门内漏。即使电动调节阀调整的比较理想,由于限位开关的动作位置是相对固定的,阀门控制的介质在运行中对阀门的不断冲刷、磨损,也会造成阀门关闭不严而引起的内漏现象。解决办法:重新调整限位。
6、选型错误造成阀门的空化腐蚀引起电动调节阀的内漏空化与压差有关,当阀门的实际压差△P大于产生空化的临界压差△Pc,就产生空化,空化过程中气泡破裂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对阀座、阀芯等节流元件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一般的阀门在空化条件下最多运行三个月甚至更短时间,即阀门遭受到严重的空化腐蚀,致使阀座泄漏量高可达额定流量的30%以上,这是无法弥补的,因此,不同用途的电动门都有不同的具体技术要求,要按照系统工艺流程来合理选择电动调节阀至关重要。解决办法:进行工艺改进,选用多级降压或套筒调节阀。
7、介质的冲刷、电动调节阀老化引起的内漏电动调节阀调整好后经过一定时间的运行,由于阀门的气蚀和介质的冲刷、阀芯与阀座产生磨损、内部部件老化等原因,则会出现电动调节阀行程偏大、电动调节阀关不严的现象,造成电动调节阀泄漏量变大,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动调节阀内漏现象会越来越严重。解决办法:重新调整执行器,并定期进行维护、校正即可。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⑥ 气动薄膜调节阀的气源问题
总气源没有相关规定,
但阀门对气体有要求,气源压力配置适合阀门要求。
为了保证气动元件,一般要用干燥洁净的压缩空气
氮气气源比压缩空气更好,因为变压吸附或者深冷得到氮气都是洁净干燥的,如果阀门多导致气量大,使用成本比较高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