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仪器仪表 > 考研仪器分析怎么复习

考研仪器分析怎么复习

发布时间:2022-01-22 01:52:42

A. 大学分析化学怎么复习呀

从课程名称判断,你的分析化学应该是传统的化学分析范畴,也就是四大滴定以及一些旁系知识点。
四大滴定中的酸碱滴定是最重要的,咱们好多学生成绩不好很多时候是者在了这一章。在这章里这些知识点要把握好:水的自递常数、共轭酸碱理论、酸碱平衡理论、型体的分布分数、质子平衡式、一元弱酸弱碱pH计算、两性物质pH计算、缓冲溶液pH计算、指示剂变色点与变色范围、滴定突跃、计量点pH计算等。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合理的系统化:这一章简单地说就是不同体系pH计算以及不同酸碱计量点和滴定突跃的计算。当你在计算这两类题的时候基本上能够用到所有的知识点。
配合滴定最系统化,记住两个公式,一个是条件稳定常数的公式K'MY=KMY/(αMαY),要求会分析里面αMαY的组成;一个是计量点金属离子浓度计算[M']=(CM/2K'MY)^0.5,这个公式也用到了上一个公式。再多一点就是金属离子准确滴定的条件,分为单一离子以及混合离子,混合离子滴定最有意思,总结起来就是如果两个离子的稳定常数满足lgΔK≥5,则控制酸度滴定,不满足就想办法降低干扰离子的浓度,称为掩蔽法。
氧化还原滴定最没有意思,你们老师可能会讲的比较深,但是考试会比较容易,无非是根据氧化还原方程式求某种金属的含量、COD、BOD之类,还有判断一个氧化还原反应是否容易进行的公式。
最后的沉淀滴定记住莫尔法和佛尔哈德法。

B. 我问一下考研仪器分析怎么复习

汇报交流,评价反思

对前一阶段的整理结果作全班性交流,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阐述自己的整理结果和思维过程,在展示学生思维活动的过程中,重要的不只是让学生说出“是怎么做的”,而是“是怎样想到要这么做的”。另外,评价目标不能定位在办法“好”与“不好”上,要体现“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水平的知识”和“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学习”的教学理念。

(五)总结梳理,构建网络

如果学生的整理结果能提示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系统,完全可以用学生的“作品”进行知识梳理。当学生的“作品”还不能满足目标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各小组的整理结果进行观察,不断补充与完善。教师在备课时也准备一套这样的“作品”,但并不用于让学生去“抄写”,而是在学生整理的结果中作点滴补充,以学生的结果为主。

C. 仪器分析特别好的学校 考研需要

武汉大学

D. 南开大学综合化学考研复习。看南开网上是四大化学的基础内容,想请教下仪器分析要不,还有物化和无机的知

去南开大学卖试卷的地方直接买近几年的化学试卷,最好再找南开大学的学生要到近五年的卷子,考研的题都是重复的,通过试卷也能看出来出题重点,不过有机专业竞争比较激烈,要加倍努力。

E. 2018南京大学666仪器分析专业课考研备考经验分享,化学专业的,想考南京大学,求学长学姐的考研经验

一、666仪器分析专业课基本情况介绍:

1、适用考试科目代码:666仪器分析
2、适用专业:
化学化工学院:化学(01 无机化学、02 分析化学、03 有机化学、04 物理化学、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3、666仪器分析专业课参考书目:
《仪器分析》南京大学方惠群等编 著,科学出版社。
这方面我比较推荐一本复习资料,按你们现在的年份应该是:
2018南京大学666仪器分析专业课复习全书

F. 广西大学研究生考试有机化学复试科目:1401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如何复习,要看那些资料求经验。

可以登录化学化工学院学院网站研究生教育去看看。但是还是要以课本为基础。http://www.gxu.e.cn/college/hxhgxy/

G. 821分析化学,仪器分析部分考研该如何复习

主要是原理,结构。总之多背,多看。

H. 怎样复习仪器分析

然后快速定量地转入到色谱柱中

3.对担体和固定液的要求分别是什么?

答 对担体的要求;

(1)表面化学惰性,即表面没有吸附性或吸附性很弱,更不能与被测物质起化学反应.

(2)多孔性,即表面积大,使固定液与试样的接触面积较大.

(3)热稳定性高,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不易破碎.

(4)对担体粒度的要求,要均匀、细小,从而有利于提高柱效。但粒度过小,会使柱压降低,对操作不利。一般选择40-60目,60-80目及80-100目等。

对固定液的要求:

(1)挥发性小,在操作条件下有较低的蒸气压,以避免流失

(2)热稳定性好,在操作条件下不发生分解,同时在操作温度下为液体.

(3)对试样各组分有适当的溶解能力,否则,样品容易被载气带走而起不到分配作用.

(4)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即对沸点相同或相近的不同物质有尽可能高的分离能力.

(5)化学稳定性好,不与被测物质起化学反应.

担体的表面积越大,固定液的含量可以越高.

4.试述“相似相溶”原理应用于固定液选择

解:样品混合物能否在色谱上实现分离,主要取决于组分与两相亲和力的差别,及固定液的性质。组分与固定液性质越相近,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越强。根据此规律:

(1)分离非极性物质一般选用非极性固定液,这时试样中各组分按沸点次序先后流出色谱柱,沸点低的先出峰,沸点高的后出峰。

(2)分离极性物质,选用极性固定液,这时试样中各组分主要按极性顺序分离,极性小的先流出色谱柱,极性大的后流出色谱柱。

(3)分离非极性和极性混合物时,一般选用极性固定液,这时非极性组分先出峰,极性组分(或易被极化的组分)后出峰。

(4)对于能形成氢键的试样、如醇、酚、胺和水等的分离。一般选择极性的或是氢键型的固定液,这时试样中各组分按与固定液分子间形成氢键的能力大小先后流出,不易形成氢键的先流出,最易形成氢键的最后流出。

(5)对于复杂的难分离的物质可以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固定液。

以上讨论的仅是对固定液的大致的选择原则,应用时有一定的局限性。事实上在色谱柱中的作用是较复杂的,因此固定液酌选择应主要靠实践。

5.色谱定性的依据是什么?主要有那些定性方法?

解:根据组分在色谱柱中保留值的不同进行定性.

主要的定性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直接根据色谱保留值进行定性

(2)利用相对保留值r21进行定性

(3)混合进样

(4)多柱法

(5)保留指数法

(6)联用技术

(7)利用选择性检测器

6.有哪些常用的色谱定量方法?试比较它们的优缺点和使用范围?

1.外标法 外标法是色谱定量分析中较简易的方法.该法是将欲测组份的纯物质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使浓度与待测组份相近。然后取固定量的上述溶液进行色谱分析.得到标准样品的对应色谱团,以峰高或峰面积对浓度作图.这些数据应是个通过原点的直线.分析样品时,在上述完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取制作标准曲线时同样量的试样分析、测得该试样的响应讯号后.由标谁曲线即可查出其百分含量.

此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因而适用于工厂控制分析和自动分析;但结果的准确度取决于进样量的重现性和操作条件的稳定性.

2.内标法 当只需测定试样中某几个组份.或试样中所有组份不可能全部出峰时,可采用内标法.具体做法是:准确称取样品,加入一定量某种纯物质作为内标物,然后进行色谱分析.根据被测物和内标物在色谱图上相应的峰面积(或峰高))和相对校正因子.求出某组分的含量.

解:在一个分析周期内,按一定程序不断改变流动相的组成或浓度配比,称为梯度洗提.是改进液相色谱分离的重要手段.

梯度洗提与气相色谱中的程序升温类似,但是前者连续改变的是流动相的极性、pH或离子强度,而后者改变的温度.

程序升温也是改进气相色谱分离的重要手段.

12.何谓指示电极及参比电极?试各举例说明其作用.

解:指示电极:用来指示溶液中离子活度变化的电极,其电极电位值随溶液中离子活度的变化而变化,在一定的测量条件下,当溶液中离子活度一定时,指示电极的电极电位为常数.例如测定溶液pH时,可以使用玻璃电极作为指示电极,玻璃电极的膜电位与溶液pH成线性关系,可以指示溶液酸度的变化.

参比电极:在进行电位测定时,是通过测定原电池电动势来进行的,电动势的变化体现指示电极电位的变化,因此需要采用一个电极电位恒定,不随溶液中待测离子活度或浓度变化而变化的电极作为基准,这样的电极就称为参比电极.例如,测定溶液pH时,通常用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

13以pH玻璃电极说明膜电位的形成机理

答 玻璃电极的玻璃膜浸入水溶液中时,形成一层很薄(10-4~10 -5 mm)的溶胀的硅酸层(水化层)。其中Si与O构成的骨架是带负电荷的,与此抗衡的离子是碱金属离子M+:(图略)

当玻璃膜与水溶液接触时,其中M+(Na+)为氢离子所交换,所以硅酸结构与H+所结合的键的强度远大于与M+强度(约为1014倍),因而膜表面的点位几乎全为所占据而形成 ≡S iO -H+。膜内表面与内部溶液接触时,同样形成水化层。但若内部溶液与外部溶液的PH不同,则影响≡S iO -H+的解离平衡:≡SiO–H+(表面)+ H2O ≡SiO–(表面)+H3O+

故在膜内,外的固——液界表面上由于电荷分布不同而形成二界面电位,这样就使跨越膜的两侧具有一定的电位差,这个电位差就称为膜电位。

14pH玻璃电极,氟离子选择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并指出组成部分。



15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种类并举例。

解:主要包括晶体膜电极;非晶体膜电极和敏化电极等.晶体膜电极又包括均相膜电极和非均相膜电极两类 ,而非晶体膜电极包括刚性基质电极和活动载体电极,敏化电极包括气敏电极和酶电极等.

晶体膜电极以晶体构成敏感膜,其典型代表为氟电极.其电极的机制是:由于晶格缺陷(空穴)引起离子的传导作用,接近空穴的可移动离子运动至空穴中,一定的电极膜按其空穴大小、形状、电荷分布,只能容纳一定的可移动离子,而其它离子则不能进入,从而显示了其选择性。

活动载体电极则是由浸有某种液体离子交换剂的惰性多孔膜作电极膜制成的。通过液膜中的敏感离子与溶液中的敏感离子交换而被识别和检测。钙离子选择性电极

敏化电极是指气敏电极、酶电极、细菌电极及生物电极等。这类电极的结构特点是在原电极上覆盖一层膜或物质,使得电极的选择性提高。典型电极为氨电极。

以氨电极为例,气敏电极是基于界面化学反应的敏化电极,事实上是一种化学电池,由一对离子选择性电极和参比电极组成。试液中欲测组分的气体扩散进透气膜,进入电池内部,从而引起电池内部某种离子活度的变化。而电池电动势的变化可以反映试液中欲测离子浓度的变化。

16.TISAB的组成及作用

答 维持溶液的离子强度外(使活度系数恒定),起辅助作用的溶液。如:测定水中F-时,要在试液和标准溶液中加入1mol/LNaCl(调节离子强度),0.25mol/L醋酸,0.75mol/L 醋酸钠(调节溶液的pH值)及0.001mol/L柠檬酸钠(掩蔽干扰离子),PH为5.0,总离子强度1.75mol/L

17.简述ICP的形成原理及其特点,组成

解:ICP是利用高频加热原理。

当在感应线圈上施加高频电场时,由于某种原因(如电火花等)在等离子体工作气体中部分电离产生的带电粒子在高频交变电磁场的作用下做高速运动,碰撞气体原子,使之迅速、大量电离,形成雪崩式放电,电离的气体在垂直于磁场方向的截面上形成闭合环形的涡流,在感应线圈内形成相当于变压器的次级线圈并同相当于初级线圈的感应线圈耦合,这种高频感应电流产生的高温又将气体加热、电离,并在管口形成一个火炬状的稳定的等离子体焰矩。

内标法是通过测量内标物与欲测组份的峰面积的相对值来进行计算的,因而可以在—定程度上消除操作条件等的变化所引起的误差.

内标法的要求是:内标物必须是待测试样中不存在的;内标峰应与试样峰分开,并尽量接近欲分析的组份.

内标法的缺点是在试样中增加了一个内标物,常常会对分离造成一定的困难。

3.归一化法 归一化法是把试样中所有组份的含量之和按100%计算,以它们相应的色谱峰面积或峰高为定量参数.通过下列公式计算各组份含量:

由上述计算公式可见,使用这种方法的条件是:经过色谱分离后、样品中所有的组份都要能产生可测量的色谱峰. •

该法的主要优点是:简便、准确;操作条件(如进样量,流速等)变化时,对分析结果影响较小.这种方法常用于常量分析,尤其适合于进样量很少而其体积不易准确测量的液体样品

7.从分离原理、仪器构造及应用范围上简要比较气相色谱及液相色谱的异同点

解:二者都是根据样品组分与流动相和固定相相互作用力的差别进行分离的。

从仪器构造上看,液相色谱需要增加高压泵以提高流动相的流动速度,克服阻力。同时液相色谱所采用的固定相种类要比气相色谱丰富的多,分离方式也比较多样。气相色谱的检测器主要采用热导检测器、氢焰检测器和火焰光度检测器等。而液相色谱则多使用紫外检测器、荧光检测器及电化学检测器等。但是二者均可与MS等联用。

二者均具分离能力高、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操作方便等优点,但沸点太高的物质或热稳定性差的物质难以用气相色谱进行分析。而只要试样能够制成溶液,既可用于HPLC分析,而不受沸点高、热稳定性差、相对分子量大的限制。

8.在液相色谱中, 提高柱效的途径有哪些?其中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

解:液相色谱中提高柱效的途径主要有:

1.提高柱内填料装填的均匀性;

2.改进固定相

减小粒度; 选择薄壳形担体; 选用低粘度的流动相;

适当提高柱温

其中,减小粒度是最有效的途径.

9.液相色谱有几种类型?它们的保留机理是什么?

解:液相色谱有以下几种类型:液-液分配色谱; 液-固吸附色谱; 化学键合色谱;离子交换色谱; 离子对色谱; 空间排阻色谱等.

其中;液-液分配色谱的保留机理是通过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的多次分配进行分离的。可以分离各种无机、有机化合物

液-固吸附色谱是通过组分在两相间的多次吸附与解吸平衡实现分离的.最适宜分离的物质为中等相对分子质量的油溶性试样,凡是能够用薄层色谱分离的物质均可用此法分离。

化学键合色谱中由于键合基团不能全部覆盖具有吸附能力的载体,所以同时遵循吸附和分配的机理,最适宜分离的物质为与液-液色谱相同。

离子交换色谱和离子色谱是通过组分与固定相间亲合力差别而实现分离的.各种离子及在溶液中能够离解的物质均可实现分离,包括无机化合物、有机物及生物分子,如氨基酸、核酸及蛋白质等。

在离子对色谱色谱中,样品组分进入色谱柱后,组分的离子与对离子相互作用生成中性化合物,从而被固定相分配或吸附进而实现分离的.各种有机酸碱特别是核酸、核苷、生物碱等的分离是离子对色谱的特点。

空间排阻色谱是利用凝胶固定相的孔径与被分离组分分子间的相对大小关系,而分离、分析的方法。最适宜分离的物质是:测量较广范围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另外尚有手性色谱、胶束色谱、环糊精色谱及亲合色谱等机理。

10.何谓化学键合固定相?它有什么突出的优点

解:利用化学反应将固定液的官能团键合在载体表面形成的固定相称为化学键合固定相.

优点:

1. 固定相表面没有液坑,比一般液体固定相传质快的多.

2. 无固定相流失,增加了色谱柱的稳定性及寿命.

3. 可以键合不同的官能团,能灵活地改变选择性,可应用与多种色谱类型及样品的分析.

4. 有利于梯度洗提,也有利于配用灵敏的检测器和馏分的收集

11.何谓梯度洗提?它与气相色谱中的程序升温有何异同之处?

解:在一个分析周期内,按一定程序不断改变流动相的组成或浓度配比,称为梯度洗提.是改进液相色谱分离的重要手段.

梯度洗提与气相色谱中的程序升温类似,但是前者连续改变的是流动相的极性、pH或离子强度,而后者改变的温度.

程序升温也是改进气相色谱分离的重要手段.

12.何谓指示电极及参比电极?试各举例说明其作用.

解:指示电极:用来指示溶液中离子活度变化的电极,其电极电位值随溶液中离子活度的变化而变化,在一定的测量条件下,当溶液中离子活度一定时,指示电极的电极电位为常数.例如测定溶液pH时,可以使用玻璃电极作为指示电极,玻璃电极的膜电位与溶液pH成线性关系,可以指示溶液酸度的变化.

参比电极:在进行电位测定时,是通过测定原电池电动势来进行的,电动势的变化体现指示电极电位的变化,因此需要采用一个电极电位恒定,不随溶液中待测离子活度或浓度变化而变化的电极作为基准,这样的电极就称为参比电极.例如,测定溶液pH时,通常用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

13以pH玻璃电极说明膜电位的形成机理

答 玻璃电极的玻璃膜浸入水溶液中时,形成一层很薄(10-4~10 -5 mm)的溶胀的硅酸层(水化层)。其中Si与O构成的骨架是带负电荷的,与此抗衡的离子是碱金属离子M+:(图略)

当玻璃膜与水溶液接触时,其中M+(Na+)为氢离子所交换,所以硅酸结构与H+所结合的键的强度远大于与M+强度(约为1014倍),因而膜表面的点位几乎全为所占据而形成 ≡S iO -H+。膜内表面与内部溶液接触时,同样形成水化层。但若内部溶液与外部溶液的PH不同,则影响≡S iO -H+的解离平衡:≡SiO–H+(表面)+ H2O ≡SiO–(表面)+H3O+

故在膜内,外的固——液界表面上由于电荷分布不同而形成二界面电位,这样就使跨越膜的两侧具有一定的电位差,这个电位差就称为膜电位。

14pH玻璃电极,氟离子选择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并指出组成部分。



15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种类并举例。

解:主要包括晶体膜电极;非晶体膜电极和敏化电极等.晶体膜电极又包括均相膜电极和非均相膜电极两类 ,而非晶体膜电极包括刚性基质电极和活动载体电极,敏化电极包括气敏电极和酶电极等.

晶体膜电极以晶体构成敏感膜,其典型代表为氟电极.其电极的机制是:由于晶格缺陷(空穴)引起离子的传导作用,接近空穴的可移动离子运动至空穴中,一定的电极膜按其空穴大小、形状、电荷分布,只能容纳一定的可移动离子,而其它离子则不能进入,从而显示了其选择性。

活动载体电极则是由浸有某种液体离子交换剂的惰性多孔膜作电极膜制成的。通过液膜中的敏感离子与溶液中的敏感离子交换而被识别和检测。钙离子选择性电极

敏化电极是指气敏电极、酶电极、细菌电极及生物电极等。这类电极的结构特点是在原电极上覆盖一层膜或物质,使得电极的选择性提高。典型电极为氨电极。

以氨电极为例,气敏电极是基于界面化学反应的敏化电极,事实上是一种化学电池,由一对离子选择性电极和参比电极组成。试液中欲测组分的气体扩散进透气膜,进入电池内部,从而引起电池内部某种离子活度的变化。而电池电动势的变化可以反映试液中欲测离子浓度的变化。

16.TISAB的组成及作用

答 维持溶液的离子强度外(使活度系数恒定),起辅助作用的溶液。如:测定水中F-时,要在试液和标准溶液中加入1mol/LNaCl(调节离子强度),0.25mol/L醋酸,0.75mol/L 醋酸钠(调节溶液的pH值)及0.001mol/L柠檬酸钠(掩蔽干扰离子),PH为5.0,总离子强度1.75mol/L

17.简述ICP的形成原理及其特点,组成

解:ICP是利用高频加热原理。

当在感应线圈上施加高频电场时,由于某种原因(如电火花等)在等离子体工作气体中部分电离产生的带电粒子在高频交变电磁场的作用下做高速运动,碰撞气体原子,使之迅速、大量电离,形成雪崩式放电,电离的气体在垂直于磁场方向的截面上形成闭合环形的涡流,在感应线圈内形成相当于变压器的次级线圈并同相当于初级线圈的感应线圈耦合,这种高频感应电流产生的高温又将气体加热、电离,并在管口形成一个火炬状的稳定的等离子体焰矩。

其特点如下:

(1)工作温度高、同时工作气体为惰性气体,因此原子化条件良好,有利于难熔化合物的分解及元素的激发,对大多数元素有很高的灵敏度。

(2)由于趋肤效应的存在,稳定性高,自吸现象小,测定的线性范围宽。

(3)由于电子密度高,所以碱金属的电离引起的干扰较小。

(4)ICP属无极放电,不存在电极污染现象。

(5)ICP的载气流速较低,有利于试样在中央通道中充分激发,而且耗样量也较少。

(6)采用惰性气体作工作气体,因而光谱背景干扰少。

组成:等离子体焰炬管 高频感应线圈 石英炬管 等离子气流 辅助气流 载气 试样溶液 废液 雾化器

18何谓元素的共振线、灵敏线、最后线、分析线,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解: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所发射的谱线称为共振线(resonance line)。共振线具有最小的激发电位,因此最容易被激发,为该元素最强的谱线。

灵敏线(sensitive line) 是元素激发电位低、强度较大的谱线,多是共振线(resonance line)。

最后线(last line) 是指当样品中某元素的含量逐渐减少时,最后仍能观察到的几条谱线。它也是该元素的最灵敏线。

进行分析时所使用的谱线称为 分析线(analytical line)。

由于共振线是最强的谱线,所以在没有其它谱线干扰的情况下,通常选择共振线作为分析线。

19.光谱定量分析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要采用内标?简述内标法的原理。内标元素和分析线对应具备哪些条件?为什么?

解:在光谱定量分析中,元素谱线的强度I与该元素在试样中的浓度C呈下述关系:

I= aCb

在一定条件下,a,b为常数,因此

log I = b logC+loga

亦即谱线强度的对数与浓度对数呈线性关系,这就是光谱定量分析的依据。

在光谱定量分析时,由于a,b随被测元素的含量及实验条件(如蒸发、激发条件,取样量,感光板特性及显影条件等)的变化而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往往很难避免,因此要根据谱线强度的绝对值进行定量常常难以得到准确结果。所以常采用内标法消除工作条件的变化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用内标法进行测定时,是在被测元素的谱线中选择一条谱线作为分析线,在基体元素(或定量加入的其它元素)的谱线中选择一条与分析线均称的谱线作为内标线,组成分析线对,利用分析线与内标线绝对强度的比值及相对强度来进行定量分析。这时存在如下的基本关系:

logR = log(I1/I2) = b1logC + logA

其中A=a1/I2

内标元素和分析线对应具备的条件

①内标元素与被测元素在光源作用下应有相近的蒸发性质;

②内标元素若是外加的,必须是试样中不含或含量极少可以忽略的。

③分析线对选择需匹配;

两条原子线或两条离子线,两条谱线的强度不宜相差过大。

④分析线对两条谱线的激发电位相近。

若内标元素与被测元素的电离电位相近,分析线对激发电位也相近,这样的分析线对称为“均匀线对”。

⑤分析线对波长应尽可能接近。

分析线对两条谱线应没有自吸或自吸很小,并不受其它谱线的干扰。

⑥内标元素含量一定的。

20.光谱定性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解:由于各种元素的原子结构不同,在光源的激发下,可以产生各自的特征谱线,其波长是由每种元素的原子性质决定的,具有特征性和唯一性,因此可以通过检查谱片上有无特征谱线的出现来确定该元素是否存在,这就是光谱定性分析的基础。

进行光谱定性分析有以下三种方法:

(1)比较法。将要检出元素的纯物质或纯化合物与试样并列摄谱于同一感光板上,在映谱仪上检查试样光谱与纯物质光谱。若两者谱线出现在同一波长位置上,即可说明某一元素的某条谱线存在。本方法简单易行,但只适用于试样中指定组分的定性。

(2)对于复杂组分及其光谱定性全分析,需要用铁的光谱进行比较。采用铁的光谱作为波长的标尺,来判断其他元素的谱线。

(3)当上述两种方法均无法确定未知试样中某些谱线属于何种元素时,可以采用波长比较法。即准确测出该谱线的波长,然后从元素的波长表中查出未知谱线相对应的元素进行定性。

21.简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并从原理上比较发射光谱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异同点及优缺点.

解:AAS是基于物质所产生的原子蒸气对特定谱线的吸收作用来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AES是基于原子的发射现象,而AAS则是基于原子的吸收现象.二者同属于光学分析方法.

原子吸收法的选择性高,干扰较少且易于克服。

由于原于的吸收线比发射线的数目少得多,这样谱线重叠 的几率小得多。而且空心阴极灯一般并不发射那些邻近波长的辐射线经,因此其它辐射线干扰较小。

原子吸收具有更高的灵敏度。

在原子吸收法的实验条件下,原子蒸气中基态 原于数比激发态原子数多得多,所以测定的是大部分原 子。

原子吸收法 比发射法具有更佳的信噪比

这是由于激发态原子数的温度系数显著大于基态原子。

22何谓锐线光源?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为什么要用锐线光源?

解:锐线光源是发射线半宽度远小于吸收线半宽度的光源,如空心阴极灯。在使用锐线光源时,光源发射线半宽度很小,并且发射线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一致。这时发射线的轮廓可看作一个很窄的矩形,即峰值吸收系数Kn 在此轮廓内不随频率而改变,吸收只限于发射线轮廓内。这样,求出一定的峰值吸收系数即可测出一定的原子浓度。

23在原子吸收光度计中为什么不采用连续光源(如钨丝灯或氘灯),而在分光光度计中则需要采用连续光源?

解:虽然原子吸收光谱中积分吸收与样品浓度呈线性关系,但由于原子吸收线的半宽度很小,如果采用连续光源,要测定半宽度很小的吸收线的积分吸收值就需要分辨率非常高的单色器,目前的技术条件尚达不到,因此只能借助锐线光源,利用峰值吸收来代替.

而分光光度计测定的是分子光谱,分子光谱属于带状光谱,具有较大的半宽度,使用普通的棱镜或光栅就可以达到要求.而且使用连续光源还可以进行光谱全扫描,可以用同一个光源对多种化合物进行测定.

24.电子跃迁有哪几种类型?这些类型的跃迁各处于什么波长范围?

解:从化学键的性质考虑,与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有关的电子为:形成单键的s电子,形成双键的p电子以及未共享的或称为非键的n电子.电子跃迁发生在电子基态分子轨道和反键轨道之间或基态原子的非键轨道和反键轨道之间.处于基态的电子吸收了一定的能量的光子之后,可分别发生s→s*,s →p*,p → s*,n →s*,p →p*,n→p*等跃迁类型.p →p*,n →p*所需能量较小,吸收波长大多落在紫外和可见光区,是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主要跃迁类型.四种主要跃迁类型所需能量DE大小顺序为:n →p*<p →p*£n →s*<s →s*.

一般s →s*跃迁波长处于远紫外区,<200nm,p →p*,n →s*跃迁位于远紫外到近紫外区,波长大致在150-250nm之间,n →p*跃迁波长近紫外区及可见光区,波长位于250nm-800nm之间.

I. 我想考仪器分析这个专业的研究生,哪个学校比较好主要考哪些科目急需,谢谢!

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另外个人觉得厦大也不错

阅读全文

与考研仪器分析怎么复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清洗节气阀门多少钱 浏览:242
格式工厂如何移动设备输出 浏览:82
燃气阀门很脏 浏览:797
安卓51重力工具箱6 浏览:630
工业机器人行走装置设计说明书 浏览:969
车辆走行装置的基本作用 浏览:354
提供自动扶梯教学实训装置厂家 浏览:701
台州有几家阀门厂 浏览:369
轴承钢淬火后硬度为什么升高 浏览:425
荣放汽车怎么退出仪表界面 浏览:161
超声波是什么动物发明的 浏览:792
工艺流程图仪表pg什么意思 浏览:70
宝马仪表盘有m的是什么车 浏览:34
悬架导向装置作用 浏览:574
离合器分离轴承坏了换一下多少钱 浏览:59
密云区机电金属仪器有哪些 浏览:809
机械手表坏了什么问题 浏览:251
轴承背对背面对面怎么分 浏览:898
穿衣服要注重仪表是什么意思 浏览:319
氦气罐阀门怎么拧 浏览: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