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量取最准确的全站仪仪器高
用垂球线从仪器标志点自然放下,使垂球尖端刚好到达地面,再用钢尺量取仪器标志点的垂球线端到垂球尖端距离。
与光学经纬仪比较电子经纬仪将光学度盘换为光电扫描度盘,将人工光学测微读数代之以自动记录和显示读数,使测角操作简单化,且可避免读数误差的产生。
因其一次安置仪器就可完成该测站上全部测量工作,所以称之为全站仪。广泛用于地上大型建筑和地下隧道施工等精密工程测量或变形监测领域。
全站仪几乎可以用在所有的测量领域。电子全站仪由电源部分、测角系统、测距系统、数据处理部分、通讯接口、及显示屏、键盘等组成。
同电子经纬仪、光学经纬仪相比,全站仪增加了许多特殊部件,因此而使得全站仪具有比其它测角、测距仪器更多的功能,使用也更方便。这些特殊部件构成了全站仪在结构方面独树一帜的特点。
B. 全站仪棱镜高度和仪器高度是怎么量出来的
仪器高的量取方法:仪器对中整平后,用钢卷尺从设站点顶端量取至全站仪竖直度盘侧面的十字中心。
棱镜高的读取方法:看棱镜杆的外露刻度。
C. 全站仪仪器高如何测量
肯定是竖直高度了。一般是量取斜距就可以了。这种量法不是很准确。我一般采用的是反测确定的。具体方法是:仪器高随便输,然后你测一水准高程点,根据测出的高程和那点实际高程差值再改动仪器测站高程直到你测出的那点高程和他实际高程相等算是全站仪高程设定结束。这个过程就免去了量取仪器高这个歩棸。但必须要有另外一水准点做水准后视。
D. 全站仪仪器高怎么量从哪里开始到哪里为止
应该是你架设仪器的点位的顶面到全站仪侧面标有十字的中心竖直距离
E. 全站仪测量高程怎么测
全站仪测量高程有两种情况:1种是仪器架设在水准点,另一种是仪器架设在非水准点上。
第一种情况计算公式:高程=H(测站点高程)+i(全站仪高)+h(测量点高差)-I(测量点棱镜高),假设后视点A、前视点B,后视读数a、前视读数b,A、B高差为hAB=a-b,前视点B高程:HB=HA+hAB=HA+(a-b)。
第二种情况计算公式:高程=H(后视水准点高程)-h(后视高差)+h(前视高差)+i(后视棱镜高)-I(前视棱镜高) 注:一般前后视棱镜设置同样高度。简化公式可以去掉最后两项。假设在A点架设仪器,测定B点高程,两点高差为h=l*tanδ+i-v(l为斜距、δ为竖直角、i为仪高、v为觇高,如果是井下测量,一般情况下测点在顶板上,只需在仪高和觇高前加个符号)B点高程:HB=HA+hAB=HA+l*tanδ+i-v。
(5)全站仪仪器高怎么量扩展阅读
水平角测量
1、按角度测量键,使全站仪处于角度测量模式,照准第一个目标A;
2、设置A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0°00′00〃;
3、照准第二个目标B,此时显示的水平度盘读数即为两方向间的水平夹角。
距离测量
1、设置棱镜常数
测距前须将棱镜常数输入仪器中,仪器会自动对所测距离进行改正。
2、设置大气改正值或气温、气压值
光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会随大气的温度和气压而变化,15℃和760mmHg是仪器设置的一个标准值,此时的大气改正为0ppm。实测时,可输入温度和气压值,全站仪会自动计算大气改正值(也可直接输入大气改正值),并对测距结果进行改正。
3、量仪器高、棱镜高并输入全站仪。
4、距离测量
照准目标棱镜中心,按测距键,距离测量开始,测距完成时显示斜距、平距、高差。
全站仪的测距模式有精测模式、跟踪模式、粗测模式三种。精测模式是最常用的测距模式,测量时间约2.5S,最小显示单位1mm;跟踪模式,常用于跟踪移动目标或放样时连续测距,最小显示一般为1cm,每次测距时间约0.3S;粗测模式,测量时间约0.7S,最小显示单位1cm或1mm。在距离测量或坐标测量时,可按测距模式(MODE)键选择不同的测距模式。
应注意,有些型号的全站仪在距离测量时不能设定仪器高和棱镜高,显示的高差值是全站仪横轴中心与棱镜中心的高差。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全站仪
F. 全站仪中量取仪器高、棱镜高是怎么个量法。
仪器高是在地面上的点到仪器左边盖板有个十字架的距离。
棱镜高就是棱镜对中杆上的标尺!有多少就是多少!
G. 全站仪仪器高如何测量
全站仪仪器竖直高度量取斜距就可以了。全站仪作为高技术测量测绘仪器系统,集光、机、电为一体,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功能于一体。
全站仪的望远镜实现了视准轴、测距光波的发射、接收光轴同轴化。同轴化的基本原理是:在望远物镜与调焦透镜间设置分光棱镜系统,通过该系统实现望远镜的多功能,即既可瞄准目标,使之成像于十字丝分划板,进行角度测量。
同时其测距部分的外光路系统又能使测距部分的光敏二极管发射的调制红外光在经物镜射向反光棱镜后,经同一路径反射回来,再经分光棱镜作用使回光被光电二极管接收。
(7)全站仪仪器高怎么量扩展阅读:
全站仪具有角度测量、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三维坐标测量、导线测量、交会定点测量和放样测量等多种用途。
全站仪的测距模式有精测模式、跟踪模式、粗测模式三种。精测模式是最常用的测距模式,测量时间约2.5S,最小显示单位1mm;跟踪模式,常用于跟踪移动目标或放样时连续测距,最小显示一般为1cm,每次测距时间约0.3S。
粗测模式,测量时间约0.7S,最小显示单位1cm或1mm。在距离测量或坐标测量时,可按测距模式(MODE)键选择不同的测距模式。
H. 全站仪仪高怎么算
用标准小钢尺量取水准点导线点到全站仪机身上十字位置的高度为全站仪高。
I. 全站仪仪器高是怎么测出来的
全站仪测量高程可以归结为三种:
方法一:经典方法,全站仪在已知坐标(含高程)点上设站;
方法二:后方交会,全站仪在任意点上设站;
方法三:对边测量,全站仪测两点高差。
下面对三种方法进行阐述:
方法一:经典方法
说这个方法是经典方法,是因为:
1.其测量原理我们在学习经纬仪视距测量时就学习过,每种测量教材中都有;
2.测量教材中有关全站仪高程测量原理,都按此原理进行阐述;
3.全站仪高程测量的相关设置,都按此原理进行的。
其测量原理如下图所示:
方法三:对边测量
方法三的测量方法是一个纯粹的高差测量,操作也相当简单:
全站仪架设在任意位置,不做任何高程测量的设置(即测站高程、仪器高、棱镜高均使用仪器内存值),分别对两个点测量其三角高差dZ(要保证棱镜高度不变),两者之差即为两点之高差,跟水准测量的后视减前视相反,这里应该是前视减后视。
其测量原理,在方法一中已经验证,在此不再赘述。
(9)全站仪仪器高怎么量扩展阅读:
各种方法的适用情况:
三种方法有测量原理,都是可行的,如果硬要说哪种方法好,本身这个问题就是个伪问题,因为每种方法各有优势,如果不结合实际情况,便不能确定到底哪种方法要好。以下是各种方法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它们的适用情况。
1、方法一是经典方法,原理明确,地球人都知道,而且全站仪的高程测量设置也是据此设置和计算,操作时按部就班,不容易出错,很多人都喜欢用它。
缺点是,仪器高度量取时误差较大,因此比较适用于初学者(按原理操作),以及对高程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的情况(比如路基填挖施工)。改进的方法是设置完成后,对后视已知高程点进行检验的时候,根据测量值和已知值的差异情况,调整仪器高度,直至差异小到满足要求为止。
2、方法二的优点是能在任意点上设站,不需要知道测站点高程而进行高程的测量,这个非常适用于进行三维测量时,平面也同时自由设站的情况,因此使用非常灵活,适应性强。
缺点是设置的时候,不是按照参数的原意进行设置,比如输入测站高程,需要输入后视点高程,输入仪器高度时,输入测量三角高差的反号值等等,这时候头脑要保持绝对的清晰。
而且,根据“测站高程+仪器高-棱镜高”为恒等值的原理,实际操作中参数输入有无数种组合,比如:
1、后视点高程—>测站高程,后视点三角高差反号—>仪器高,0—>棱镜高
2、后视点高程-后视点三角高差—>测站高程,0—>仪器高,0—>棱镜高
3、后视点高程—>测站高程,0—>仪器高,后视点三角高差—>棱镜高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所以大家不要再争论如何输入参数了,只要满足“测站高程+仪器高-棱镜高”为恒等值这个条件都是可以的。
方法二的拥趸,主要的自豪点在于免除了仪器高和棱镜高的量取,特别是避免了量取仪器高的误差,因此,即使在已知点上架设仪器,他们也会采用方法二来设置仪器。
方法一和方法二的共同点,就是通过测量能直接获得测点的高程,因此适用于在一个测站上获取若干多个点高程的情况,比如地形碎部点测量、路基施工放样等。
3、方法三的特点是,避免了啰嗦的全站仪高程测量设置,只在距离测量模式中读取各点的三角高差dZ,通过各点dZ之差计算各点高差,跟水准测量类似,甚至可以直接使用水准测量的记录表格。
不足之处在于不能直接测量获取各测点高程,还得象水准测量计算那样进行下一步的推算。因此,方法三如果用于地形碎部点测量、路基施工放样等情形就麻烦多了,但方法三可适用于水准路线的测量,以及在一个测站不需测量多个测点的情形。
网络——全站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