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仪器仪表 > 什么仪器能检测身体疾病

什么仪器能检测身体疾病

发布时间:2024-04-04 13:53:24

⑴ 求一个好用的身体监测仪器

身体检测仪器还是很多的,现在科技水平也发达了,医疗水平也提高了很多,有些仪器不仅可以检查局部病变,同时还会检查全身疾病。比如说ct,磁共振等检查。不仅能看到局部病变,还能看到全身病变,对肌肉,骨骼,血管等都能非常清晰的呈现。以及血糖仪,血压计,体温计,以及心率,血氧饱和度的测量,在人体尺寸参数的测量中,所采用的人体测量仪器有:人体测高仪、人体测量用直脚规、人体测量用弯脚规、人体测量用三脚平行规、坐高椅、量足仪、角度计、软卷尺以及医用磅秤等。
我国对人体尺寸测量专用仪器已制定了标准,而通用的人体测量仪器可采用一般的人体生理测量的有关仪器。
(1)人体测高仪。主要是用来测量身高、坐高、立姿和坐姿的眼高以及伸手向上所及的高度等立姿和坐姿的人体各部位高度尺寸。

(2)人体测量用直脚规。主要是用来测量两点间的直线距离,特别适宜测量距离较短的不规则部位的宽度或直径,如测量耳、脸、手、足等部位的尺寸。
(3)人体测量用弯脚规

⑵ 核医学设备包括哪些

核医学设备:

1、核医学影像设备

包括PE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和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两大核医学影像设备,在分子影像学研究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中PET中的PET-CT是最先进的医学影像设备之一。

2、核医学功能检查设备:甲状腺功能仪、肾图仪、多功能仪、骨密度仪。

3、核医学免疫分析设备:γ-计数器、时间分辨、电化学发光、化学发光。

大基医疗:我们的核医学梦还有多远:

北大医院核医学科主任王荣福告诉记者:现在国家开始重视我们自己的核医学了,这说明我们在这方面已经开始起步了,领导人到企业调研考察,实际上是鼓励,也是发出信号,我们要关注支持我们自己的民族产业。

20多年来,大基医疗做得非常不容易,现在国家开始重视了,中国市场这么大,人口这么多,我们有技术有人才,像大基的PET 、PET-CT包括他的智能机器人。

通过从CT的床上转移到PET的床上,技术都很过硬。只有政府如何支持,我觉得任何领域都没有不能打破的神话,西门子的核医学技术是比我们强,但手机当年有诺基亚、摩托罗拉后来又有苹果,我们也有小米,未来拼的不是资本,是创新,创新才是未来的真正拥有者。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大基医疗:我们的核医学梦还有多远

⑶ 超声检查是什么意思

医学超声检查(超声检查、超声诊断学)是一种基于超声波(超声)的医学影像学诊断技术,使肌肉和内脏器官——包括其大小、结构和病理学病灶——可视化。产科超声检查在妊娠时的产前诊断广泛使用。

超声检查就是通过超声仪器产生人类听不到的高频声波作为一个媒介。这些声波穿过人体的时候,碰到不同的器官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射或者叫做回声。

超声仪器把这些回声收集起来进行分析。就可以根据每个器官回来的回声时间的不同,来定位某一个器官在空间上的位置,而这个定位是非常的准确的。同时可以根据回声的强弱来判断这个器官的特征是什么,是正常的、还是异常的。

所以通过超声,可以判断人体里面,平常肉眼看不到的结构,它的大小、位置跟它的形态是正常还有问题的。

(3)什么仪器能检测身体疾病扩展阅读

对于某些部位的彩超检查,例如腹部彩超一定要空腹,女性子宫附件彩超一定要憋尿。

这主要是因为在腹部彩超前如果进食就会在消化道内产生一些气体,干扰到超声波的检查,出现错误的检查结果。

B超检查盆腔器官前需要大量饮水,因为盆腔内的器官包括膀胱、前列腺、子宫、附件等,必须依赖充盈的膀胱作为透声的“窗口”,而且充盈的膀胱可以推开被检查器官前的管回声,达到良好的检查效果。

⑷ pet ct检查是什么

PET-CT将PET与CT完美融为一体,由PET提供病灶详尽的功能与代谢等分子信息,而CT提供病灶的精确解剖定位,一次显像可获得全身各方位的断层图像, 具有灵敏、准确、特异及定位精确等特点,可一目了然的了解全身整体状况,达到早期发现病灶和诊断疾病的目的。PET-CT的出现是医学影像学的又一次革命,受到了医学界的公认和广泛关注,堪称“现代医学高科技之冠”。
PET-CT是最高档PET扫描仪和先进螺旋CT设备功能的一体化完美融合,临床主要应用于肿瘤、脑和心脏等领域重大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
1特色优势
1、早期
PET-CT能早期诊断肿瘤等疾病。由于肿瘤细胞代谢活跃,摄取显像剂能力为正常细胞的2-10倍,形成图像上明显的“光点”,因此在肿瘤早期尚未产生解剖结构变化前,即能发现隐匿的微小病灶(大于5mm)。
2、安全
检查安全无创。检查所采用的核素大多数是构成人体生命的基本元素或极为相似的核素,且半衰期很短,所接受的剂量较一次胸部CT扫描的剂量稍高,安全高效,短时间可以重复检查。
3、准确
检查结果更准确。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能提供有价值的功能和代谢方面的信息,同时提供精确的解剖信息,能帮助确定和查找肿瘤的精确位置,其检查结果比单独的PET或CT有更高的准确性,特别是显著提高了对小病灶的诊断能力。
4、快速
进行全身快速检查。其它影像学检查是对选定的身体某些部位进行扫描,而PET-CT一次全身扫描(颈、胸、腹、盆腔)仅需近20分钟左右,能分别获得PET、CT及两者融合的全身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图像,可直观的看到疾病在全身的受累部位及情况。
5、性价比高
可早期发现肿瘤,确定性质,其治疗费用较晚发现减少1-5倍,生存时间提高1-5倍,甚至10倍;一次检查就可准确判断大多数肿瘤的良恶性、是否有转移,避免了多种检查延误疾病诊断或者制定错误的治疗方案;可准确对于肿瘤进行分期,评价治疗效果,减少不必要的治疗方法和剂量;能准确判定肿瘤治疗后的肿瘤复发,虽单一检查费用略高,但实际上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放化疗和住院,总体性价比突出。

2适应人群
1、社会精英 生活压力大、身体透支
高层公务员、企业高管、演艺明星等精英阶层作为社会和家庭的顶梁柱,责任大,工作压力大,生活起居没有规律,加上应酬较多,身体长期处于透支状态,有些疾病已处于潜伏期,等出现症状再做检查,为时已晚。
医学专家建议,工作压力大、责任大的社会精英,要定期去医院检查身体,最好一年能做一次防癌检查,如PET-CT检查,排除重大隐疾,保持健康,创造更大价值。同时,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的免疫系统,调节好生活规律。
2、长期疾病史者
由于患病已久,如罹患乙肝、慢性萎缩性胃炎等,平日大多以药物控制,这类人尤其需要注意身体检查,特别是当出现症状程度逐渐加重时,一定要引起重视。
专家指出,具有长期慢性病史的人群应该定期进行PET-CT检查,排除一些病情加重及并发症,做得早期发现,避免更大的损失。
3、肿瘤家族史人群
肿瘤家族史人群,是指家族几代都有肿瘤病史。经科学研究,癌症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尤其是食道癌、肺癌、乳腺癌、胃癌、肠癌等常见恶性肿瘤,如父母有此类病史,子女患该病的概率高出数倍。因此,有家族肿瘤史的人群进行早期检测监控是非常有必要的。
专家认为,肿瘤家族史是评估发生基因突变风险和进行合理检查的重要指标,建议这类人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进行PET-CT防癌筛查的优良习惯。
4、不良生活习性者
长期作息无常、暴饮暴食、酗酒抽烟、中老年女性下体不规则的流血等,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等;平日经常咳嗽、咳痰、胸痛、痰中带血、呼吸困难等症状;大便不规律、便中带血、腹部肿块;进行性消瘦,体重下降明显等等,这些情况均需引起人们的注意,通过准确的检查诊断,降低肿瘤的发生概率,或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3作用
PET的独特作用是以代谢显像和定量分析为基础,应用组成人体主要元素的短命核素如11C、13N、15O、18F等正电子核素为示踪剂,不仅可快速获得多层面断层影象、三维定量结果以及三维全身扫描,而且还可以从分子水平动态观察到代谢物或药物在人体内的生理生化变化,用以研究人体生理、生化、化学递质、受体乃至基因改变。近年来,PET在诊断和指导治疗肿瘤、冠心病和脑部疾病等方面均已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

4特点
PET/CT则是将PET和CT(计算机体层显像)有机结合在一起,使用同一个检查床和同一个图像处理工作站,将PET图像和CT图像融合,可以同时放映病灶的病理生理变化和形态结构,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一、PET-CT能对肿瘤进行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鉴别肿瘤有无复发,对肿瘤进行分期和再分期,寻找肿瘤原发和转移灶,指导和确定肿瘤的治疗方案、评价疗效。在肿瘤患者中,经PET-CT检查,有相当数量的患者因明确诊断,而改变了治疗方案;PET-CT能准确评价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无效治疗。总体上大大节省医疗费用,争取了宝贵的治疗时间。
二、PET-CT能对癫痫灶准确定位,也是诊断抑郁症、帕金森氏病、老年性痴呆等疾病的独特检查方法。癫痫的治疗是世界十大医疗难题之一,难就难在致痫灶的准确定位,PET-CT使这一医学难题迎刃而解。经PET-CT的引导,采用X-刀或γ-刀治疗,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三、PET-CT也是健康查体的手段,它能一次显像完成全身检测,可早期发现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肿瘤及心、脑疾病,达到有病早治无病预防的目的。
四、PET-CT也能进行很好的疗效评估:手术、放疗、化疗等某种治疗后,通过petct检查可以确定肿瘤是否有变化、癌细胞的活跃性是否降低、全身其他部位还有没有扩展,可以判断出之前的治疗效果。[1]
现代医学认为,绝大多数疾病是体内生化过程失调的结果,PET-CT可在生理状态下动态地定量观察体内分子水平的生化变化。随着人类基因的解密,对危害人类健康的肿瘤及心、脑疾病和各种遗传性疾病的产生、发展和治疗后转归,将从根本上得到认识,也可望从根本上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案。PET-CT基因显像是连接临床与基础基因研究的“桥梁”。
以下是阜外何作祥教授推荐JNM文章的中译本: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Vol. 46 No. 3 385
詹姆士W.弗莱彻,医学博士著方庭正译 毫无疑问,PET/CT的时代已经到来了。现在每售出4台ECT机器就有至少3台是以硬件融合为特征的PET/CT。然而自从上世纪90年代初临床开始将以18F-FDG显像为主的PET检查投入常规商业运行以来,PET技术的发展就被紧紧地控制在核医学业界的手中而没有其他领域的人士染指。 在过去的5年里,包括PET/CT商业制造在内的PET技术迅猛地发展。PET/CT相对于专用PET的优势来源于分别提供结构信息和功能信息的两种显像技术的完美结合。这些优势及其所带来的对疾病定位与定性的能力的提高现在已经被范围远远大于核医学界的广大医学界人士所掌握。在这种情况下核医学界的某些成员-专业医师-就有可能面临被淘汰的危险。其原因是显而易见的。正如PET/CT要大规模的取代专用PET一样,装备了可应用口服及介入增强剂并具有更高电功率的诊断级CT的PET/CT也必将取代单一的CT。由于很多核医学医师并不精通CT断层解剖学,他们目前也无法对PET/CT中的CT信息予以专业的解读。而如果PET/CT检查只需停留在仅仅将其CT部分用于衰减校正和18F-FDG PET显像中病灶定位的初级水平,那么就不需要进行诊断水平的CT检查,也没有必要对CT信息进行正式的解读。对于并不精通PET显像的放射学医师而言,他们正面临这正好恰恰相反的问题,鉴于此一些人提出PET和CT应该分别由各自领域有资格的医师进行解读。然而从长远看,这个建议也并不能解决问题。 为了保证接受PET/CT检查的患者能够得到最好的处理,进行此项工作的医师们必须要同样的精通于PET和CT这两个领域。这一综合工作的最高水平要求医师们将诊断级别CT显像信息和PET显像信息一起用于对患者的诊断当中。这个目标也只能由在这两个领域都受过严格培训并达到相当水准的专业人士才能完成。.不幸的是,目前核医学专业和放射学专业的学院教育各自互不相关,并不能提供达到上述专业水准要求的经验和所需培训。这种课程设置的缺失使无论患者还是专业界都无法达到他们所期望的目的。
纠正这一状况要从两个水平入手。在学院教育水平,必须有足够长度和覆盖面的课程,以使住院医师能在断层显像和PET这两个专业都接受教育和培训。在临床实践水平,必须有充足的、充分混合的继续教育和经验总结,以使从业者能够在这两个领域达到同样高水平的诊断、解读和综合能力。对于住院医师而言,有必要对院校课程学习所提供的培训和经验的水平进行评价和调整,以求达到新形势下的PET和CT教育的要求。对于临床医师而言,相关的专业协会有必要为此研讨并建立继续教育和经验总结的具体措施,这些措施将能够提高并专业化PET/CT临床从业者的资质,使之获得广泛认同和尊重。 这些措施和途径正在被付诸行动,这必将成为核医学界的胜利,同样更是患者的福音。
PET-CT绝非万能的 但其绝对是影像技术的一次革命性的突破 其在肿瘤临床诊治中将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

5医用前景
近年来,我国PET/CT仪增加很快,经调查,截止2006年8月底安装PET/CT达54台,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各地发展不平衡,配制欠合理;缺少关于PET/CT的检查指南和诊疗规范;科学研究缺乏创新,缺乏多中心的研究成果,缺乏大宗病例的总结报告,关于卫生经济学评价的研究刚刚起步;综合影像学和放射性药物的人才明显不足,通过继续教育解决急需。
PET/CT主要用于恶性肿瘤,而在我国恶性肿瘤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杀手,因亲人患肿瘤致贫的家庭已不少见。实际情况是:尽管PET/CT这一高端设备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很有帮助,但相当多的患者因无力支付昂贵的检查费,不得不放弃使用。为此,上述54个中心除个别外,全年1个中心的检查量难以超过1500人次,以致多数PET/CT和加速器没有发挥作用。可以预料,随着PET/CT应用的逐渐成熟,PET/CT的临床价值一定会被认可,一旦有部分病种(如某些恶性肿瘤)的检查费用被纳入医疗保险,PET/CT检查的需求量将大幅度上升,在临床上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6原理
一 、PET显像的基本原理
PET是英文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的缩写。其临床显像过程为:将发射正电子的放射性核素(如F-18等)标记到能够参与人体组织血流或代谢过程的化合物上,将标有带正电子化合物的放射性核素注射到受检者体内。让受检者在PET的有效视野范围内进行 PET显像。放射核素发射出的正电子在体内移动大约1mm后与组织中的负电子结合发生湮灭辐射。产生两个能量相等(511 KeV)、
方向相反的γ光子。由于两个光子在体内的路径不同,到达两个探测器的时间也有一定差别,如果在规定的时间窗内(一般为 0-15 us),探头系统探测到两个互成180度(士0.25度)的光子时。即为一个符合事件,探测器便分别送出一个时间脉冲,脉冲处理器将脉冲变为方波,符合电路对其进行数据分类后,送人工作站进行图像重建。便得到人体各部位横断面、冠状断面和矢状断面的影像。
PET系统的主要部件包括机架、环形探测器、符合电路、检查床及工作站等。探测系统是整个正电子发射显像系统中的主要部分,它采用的块状探测结构有利于消除散射、提高计数率。许多块结构组成一个环,再由数十个环构成整个探测器。每个块结构由大约36个锗酸铋(BGO)小晶体组成,晶体之后又带有2对(4个)光电倍增管(PMT)(请看图1)。BGO晶体将高能光子转换为可见光.PMT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电信号再被转换成时间脉冲信号,探头层间符合线路对每个探头信号的时间耦合性进行检验判定,排除其它来源射线的干扰,经运算给出正电子的位置,计算机采用散射、偶然符合信号校正及光子飞行时间计算等技术,完成图像重建。重建后的图像将PET的整体分辨率提高到2 mm左右。
PET采用符合探测技术进行电子准直校正,大大减少了随机符合事件和本底,电子准直器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没有铅屏蔽的影响)和分辨率。另外.BGO晶体的大小与灵敏度成正相关性。块状结构的PET探头。能进行2D或3D采集。2D采集是在环与环之间隔置铅板或钨板,以减少散射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2D图像重建时只对临近几个环(一般2-3个环)内的计数进行符合计算,其分辨率高,计数率低;3D数据采集则不同。取消了环与环之间的间隔, 在所有环内进行符合计算,明显地提高了计数率,但散射严重, 图像分辨率也较低,且数据重组时要进行大量的数据运算。两种采集方法的另一个重要区别是灵敏度不同,3D采集的灵敏度在视野中心为最高。
二 、多层螺旋CT的工作原理
CT的基本原理是图像重建, 根据人体各种组织(包括正常和异常组织)对X射线吸收不等这一特性, 将人体某一选定层面分成许多立方体小块(也称体素)X射线穿过体素后, 测得的密度或灰度值称为象素。X射线束穿过选定层面, 探测器接收到沿X射线束方向排列的各体素吸收X射线后衰减值的总和,为已知值,形成该总量的各体素X射线衰减值为未知值,当X射线发生源和探测器围绕人体做圆弧或圆周相对运动时。用迭代方法
求出每一体素的X射线衰减值并进行图像重建,得到该层面不同密度组织的黑白图像。
螺旋CT突破了传统CT的设计,采用滑环技术, 将电源电缆和一些信号线与固定机架内不同金属环相连运动的X射线管和探测器滑动电刷与金属环导联。球管和探测器不受电缆长度限制,沿人体长轴连续匀速旋转, 扫描床同步匀速递进(传统 CT扫描床在扫描时静止不动),扫描轨迹呈螺旋状前进,可快速、不间断地完成容积扫描。
多层螺旋CT的特点是探测器多层排列。是高速度、高空间分辨率的最佳结合。多层螺旋CT的宽探测器采用高效固体稀土陶瓷材料制成。每个单元只有 0.5、1或 1.25 mm厚, 最多也只有5 mm厚 薄层扫描探测器的光电转换效率高达99%能连续接收X射线信号。余辉极短, 且稳定性好。多层螺旋CT能高速完成较大范围的容积扫描, 图像质量好, 成像速度快,具有很高的纵向分辨率和很好的时间分辨率。大大拓宽了CT的应
用范围,与单层螺旋CT相比。采集同样体积的数据, 扫描时间大为缩短,在不增加X射线剂量的情况下, 每15 S左右就能扫描一个部位;5S内可完成层厚为3 mm的整个胸部扫描;采用较大的螺距 P值,一次屏气20 S,可以完成体部扫描;同样层厚, 同样时间内, 扫描范围增大4倍。扫描的单位时间覆盖率明显提高, 病人接受的射线剂量明显减少,x线球管的使用寿命明显延长,同时,节省了对比剂用量,提高了低对比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明显减少了噪声、伪影及硬化效应。另外,还可根据不同层厚需要自动调节X射线锥形线束的宽度,经过准直的X射线束聚焦在相应数目的探测器上 探测器通过电子开关与四个数据采集系统(DAS)相连。每个DAS能独立采集完成一套图像, 按照DAS与探测器匹配方式不同。通过电子切换可以选择性地获得1层、2层或4层图像,每层厚度可自由选择(0.5、1.0、1.25 mm或 5、10 mm。采集的数据既可做常规图像显示, 也可在工作站进行后处理, 完成三维立体重建、多层面重建、器官表面重建等,并能实时或近于实时显示。另外.不同角度的旋转、不同颜色的标记,使图像更具立体感 更直观、逼真。仿真内窥镜、三维CT血管造影技术也更加成熟和快捷。
三 、 PET-CT的图像融合
PET与CT两种不同成像原理的设备同机组合,不是其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图像融合,融合后的图像既有精细的解剖结构又有丰富的生理.生化功能信息 能为确定和查找肿瘤及其它病灶的精确位置 定量、定性诊断提供依据。并可用X线对核医学图像进行衰减校正。
PET-CT的核心是融合,图像融合是指将相同或不同成像方式的图像经过一定的变换处理 使它们的空间位置和空间坐标达到匹配,图像融台处理系统利用各自成像方式的特点对两种图像进行空间配准与结合, 将影像数据注册后合成为一个单一的影像。 PET-CT同机融合(又叫硬件融合、非影像对位)具有相同的定位坐标系统,病人扫描时不必改变位置,即可进行 PET-CT同机采集, 避免了由于病人移位所造成的误差。采集后两种图像不必进行对位、转换及配准,计算机图像融合软件便可方便地进行
2D、3D的精确融合,融合后的图像同时显示出人体解剖结构和器官的代谢活动, 大大简化了整个图像融合过程中的技术难度、避免了复杂的标记方法和采集后的大量运算, 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时间、空间的配准问题, 图像可靠性大大提高。
PET在成像过程中由于受康普顿效应、散射、偶然符合事件、死时间等衰减因素的影响, 采集的数据与实际情况并不一致, 图像质量失真,必须采用有效措施进行校正,才能得到更真实的医学影像。同位素校正得到的穿透图像系统分辨率一般为12 mm、而 X线方法的穿透图像系统分辨率为1mm左右 图像信息量远大于同位素方法。用 CT图像对 PET进行衰减校正 使 PET图像的清晰度大为提高,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同位素穿透源校正的效果(请看图2), 分辨率提高了 25%以上,校正效率提高了 30%,且易于操作。校正后的 PET图像与 CT图像进行融合, 经信息互补后得到更多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关系的信息 对于肿瘤病人手术和放射治疗定位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7临床应用
PET-CT提供的预测和治疗处理信息比单独 PET和 CT多得多,它超越了单独PET和单独CT的现有领域,既能完成超高档 CT的所有功能,又能完成 PET的功能——20 min能完成全身 CT扫描, 比单纯 PET的效率提高了 60%以上,还能提供比 CT更为准确、快速的心肌和脑血流灌注功能图像。 PET-CT融合图像能很好地描述疾病对生物化学过程的作用, 鉴别生理和病理性摄取, 能在疾病得到解剖证据前检测出早期发病征兆,甚至能探测到小于2 mm的亚临床型的肿瘤,为临床正确确定放疗的计划靶区(临床靶区与生物靶区相结合)、检测治疗过程中药物和放疗效果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和筛选最有效治疗药物。解剖定位加功能显像对于病变部位。
具体应用
1. 癫痫定位: 对脑癫痫病灶准确定位,为外科手术或伽玛刀切除癫痫病灶提供依据;
2. 脑肿瘤定性和复发判断: 脑肿瘤的良恶性定性、恶性胶质瘤边界的确定、肿瘤治疗后放射性坏死与复发的鉴别、肿瘤活检部位的选择等。
3. 痴呆早期诊断:早老性痴呆的早期诊断、分期并与其他类型痴呆如血管性痴呆进行鉴别。
4. 脑受体研究:帕金森病的脑受体分析,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指导治疗。
5. 脑血管疾病:PET-CT可以敏感地捕捉到脑缺血发作引起的脑代谢变化,因此可以对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和脑梗死进行早期诊断和定位,并进行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
6. 药物研究:进行神经精神药物的药理学评价和指导用药,观察强迫症等患者脑葡萄糖代谢的变化情况,为立体定向手术治疗提供术前的依据和术后疗效随访等。
7.高级健康体检:早期肿瘤是可以得到治愈的,但大部分肿瘤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了,故肿瘤的常规筛查不可忽视,PET-CT简便,安全,全面,准确,是人群健康体检的最佳手段。[1]
8、肺癌检查:70%肺癌确诊时已到中晚期,中晚期肺癌过了最佳治疗期,能够在早期发现肺癌病灶的最先进的影像学仪器显然是PETCT。PET-CT的超高灵感度,使得探测人体神经系统微量功能代谢变成可能,不仅提高了病灶的清晰度和特异性,更大大提高了微小病灶的检出能力和确诊率,使定位更加准确。[1]

8风险
事实上,PET-CT异常火爆之下,其风险性往往被忽视。
一家预约网站形象地表述为,做一次PET-CT全身扫描的辐射量相当于做两次胸部X光扫描;相当于居家生活五年所受自然辐射剂量;相当于北京到纽约往返飞行100次。
而对于PET-CT所用造影剂的辐射量,解放军307医院核医学科主任丁勇曾专门在微博上做过解释,他指全身扫描有效剂量产生的辐射约为10.5毫西弗,只是《辐射防护规定》中一次应急照射限值100毫西弗的十分之一,远低于发生非随机辐射损害的值。
然而,一篇2009年4月发表于北美放射学会《放射医学》杂志的研究报告称,全身PET-CT扫描伴随着大量的辐射剂量和癌症的风险。
香港大学放射诊断学系系主任Pek-Lan Khong教授等研究者采用了三种目前主流的PET-CT仪器,结果显示 其辐射剂量在13-32毫西弗之间,而“与PET-CT有相关性的癌症发病率”则为0.2%-0.8%,且年龄越低,风险越大。因此,研究者建议,应该在有充分的临床理由后再做PET-CT检查,并应采取措施,以减少剂量。
英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辐射安全部的Robert E. Reiman教授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科学界公认,辐射对身体的损害,会随着其暴露在辐射下的次数增加而积累。因此,每一次PET-CT检查都会增加风险,这将在一段时间后最终带来显著的辐射剂量”。Robert E. Reiman强调,儿童所遭受的风险将更大。
然而,几乎没有预约网站主动提示,刚做完PET-CT检查的人,作为潜在的放射源,在短时间内应避免与孕妇和儿童有过多接触。所以在进行一次检查后,除上述规避外,患者回家后应多喝水以利排尿,卫生间马桶在排尿多冲几次,这样可以使得有效半衰期更短,衰变更快。
日本是为数不多的推广PET-CT体检的国家,并且也曾在中国推广过“健康游”项目,即便如此日本国内民众对PET-CT体检的争议也未能避免。
除了风险之外,PET-CT在肿瘤早期发现的有效性上也存在争议。
北京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一位主任医师指出,PET-CT在发现空腔脏器(胃、肠等)病变方面存在盲区,因此并不能取代胃镜、肠镜等常规检查。
“PET-CT目前非常火,被认为能更早地发现肿瘤并确诊是恶性还是良性,这只是一厢情愿。”同仁医院放射科主任医师鲜军舫称,在新近召开的2012年欧洲放射学年会上,一项多中心研究显示,PET-CT在这两方面并不比CT或核磁共振更有优势。
2011年年中,解放军306医院肿瘤外科医生蔺宏伟率先在微博上公开批评PET-CT被“滥用”。[2]

9检查流程
一、预约登记: 通过热线电话或网络在线预约方式进行预约;
二、病史采集: 请受检者出示所有检查报告、Ⅹ片、CT、MRI或超声等;
三、测量体重、血糖: 以保证检查能够得到最好的效果;
四、注射: 静脉注射显像剂,根据检查目的不同,选用不同显像剂;
五、检前休息: 目的是让显影剂分布到全身,一般PET-CT会有专门的休息室;
六、上机扫描: PET-CT检查前排空小便;轻装上阵,不带任何饰品;
七、图像采集: 计算机进行PET和CT图像的融合与比较;
八、专家阅片: 为了对患者的检查结果负责,会在第二天晨会专家开会讨论阅片;
九、报告发放: 一般情况下三个工作日取报告,如有特殊情况请跟主任详细说明。

⑸ 内窥镜是什么

在现代医学上,有一个能自由出入人体的“仪器”,它的名字叫内窥镜。这种仪器可以通过内窥镜看到的胃像“人造隧道”那样,伸进人体内部来直接地检查疾病。

内窥镜由一根非常细的软性长金属管和探头组成。软性长金属管可以通过口腔伸到胃里、伸到气管里,通过肛门伸到肠里。镜管内有光导纤维束,一端接一个光源,把光传递到内窥镜的另一端,产生亮光,要不然,这些器官的内部“黑咕隆咚”,什么都看不清。医生们通过操作器,可使镜片的头部像蛇头一样活动、弯曲,到达要观察的部位,把观察到的情况,通过传像束传送到电视监视器成为图像,再由电子计算机处理,医生就可以发现这些器官的毛病。如果在内窥镜的探头安装照相机,那么,还可以拍照。内窥镜的镜管内还有一个特殊孔道,通过孔道可以安装微型手术刀,医生可以在不剖腹的情况下,直接在器官内部为病人做手术;还可以安装一根细长的夹钳,夹取少量的活体组织进行病理切片检查。

内窥镜既然可以直接观察人体内部器官的病变,因此可以大大提高疾病早期的检出率,这对于癌症尤为重要,因为癌症早期治疗效果比晚期好。此处,内窥镜对于一些消化性疾病,如胃、十二指肠炎,或是溃疡也能做出准确诊断。近年来,医生们又将内窥镜技术与超声技术结合起来,用于消化道肿瘤浸润深度的判断、良性与恶性肿瘤的鉴别,以及对其他一些病变的诊断,都显示出巨大的威力。

此外,内窥镜还可用于治疗。

内窥镜下局部止血可避免手术下止血的复杂过程,减少病人的痛苦,同时见效快。内窥镜激光治疗可应用于消化道疾病,如出血肿瘤等。

内窥镜激光也适用其他疾病的治疗,如肠息肉的治疗。所谓肠息肉是指突出于肠腔的增生组织团块,多为椭圆形,并有一蒂与肠粘膜相连,少数肠息肉可发展为癌肿,应用内窥镜可以将肠息肉切除。此外,对于晚期内脏肿瘤患者,可应用治疗解除梗阻、缓解症状、延长寿命。近年来,医生们还发展了多种新技术,其中有内窥镜的高频电凝治疗,内窥镜的微波治疗,内窥镜的气囊、水囊扩张治疗等。这些技术一方面可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一方面又将治疗的范围更加扩大。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小心吞下异物,可用内窥镜观察,在其引导下,将异物取出,避免了手术的痛苦,迅速而又方便。

目前世界上的内窥镜已有许多种,有胃镜、食道镜、十二指肠镜、小肠镜、大肠镜,最近还进一步试制成了心脏镜和肾盂镜。

微型技术是什么?

微型技术,就是能将物体的体积变小的技术。微型技术解决了许多人类目前不能解决的难题,有人预言它将在21世纪“大展鸿图”。

目前,医学实验室里出现了一批“跳蚤”,是利用微型技术制造的,它的造型千奇百怪,个头极小,甚至肉眼难以辨认。它们能上天入地,进入人体的血管里去清淤排障,定点定时送药。同时,它们也能像孙悟空一样钻到人的肚子里去“兴风作浪”,在关键部位搞破坏,致使指挥瘫痪……微型技术,实在是“人小鬼大”,无所不至。

据报道,法国科学家研制成功了一种新的肠道探测器,长4厘米,直径约1厘米,里面装满了电子器件,包括自动记录器、微电脑和微型齿轮等等。它的外形像一艘宇宙飞船,因此被誉为“人体飞船”。

这种探测器进入人的肠道后,可以借助齿轮沿着肠道运动,并通过微型电子发射器,将肠道内的情况如实地显示在外面的电子显示屏上。它还能在一个特定的位置吸取肠液,并利用自带的微型实验室来分析肠内的酸性、温度、收缩压以及各种食物的消化程度等。必要时还能按指令在病患处涂抹药物。

在探测器的顶端,可以安装一架微型电视摄像仪,用来直播沿途的图像。如果配上微型手术刀或激光器,便可以遥控它在腹腔内进行手术。

目前,世界上有成千上万名科学家和工程师都沉醉在这个由各种微型机械组成的袖珍世界中,这代表了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在微型机器的应用上,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医学,微型人体飞船便是一个例子。

医学家们说,有了微型机械,医学大为改观。人们设想,微型机械可以在血液中从事奇特的运输工作,可以连续监测糖尿病人的葡萄糖浓度并输送胰岛素。

在匹兹堡的卡内基——梅隆大学,实验者成功地制成了一个比3根头发丝还窄的液轮。这个液轮和水轮一样,在血液流过它的时候转动。这样就可以靠着血液的动力使这个装置沿着动脉清除动脉壁上的粥样硬化沉淀物。

利用微型剪刀及微型电锯,可以进行精密手术,例如切割视网膜的伤疤组织。美国加州大学德克利分校的专家在1991年制作了一个硅灯泡。它比一根头发丝还细,可以装在注射器的针头上,与光学传感器配合,对可疑的肿瘤组织进行活体组织检查。微型机械可用于杀灭癌细胞和病毒。

当微型机械的能量耗尽时,就人不知鬼不觉地被排出体外。根本不必担心它会变成身体内永远除不掉的垃圾。

科学家还展望了微型技术在医学上广泛应用的光明前景。有的医学科学家提出设想:大型平面电视屏幕上各个光点的亮度都由一个微型机械来控制。那样,如果将这些微型机械输送到人体的各个重要部位,就可以将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健康状况显示在这个大屏幕上,使医生非常直观地从电视屏幕上看到这些组织和器官的情况。这将是诊断技术的一个突破。

无论是中国古代医家的“望、闻、问、切”的诊断方式,还是现代医学的打针吃药,都在相当程度上采用了“模糊处理”技术。而微型技术则直接深入到人体,就好比是医学家从人体体内将组织解剖出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样。它比以往的“X射线探测法”和其他的一些诊断技术更加科学。如果技术更成熟的话,还可以用微型机械直接在人体体内完成从诊断到治疗的一整套过程。

微型技术在医学上的广泛应用将引起医学的革命,意义之大,也许将超过X射线发明对医学的贡献。

阅读全文

与什么仪器能检测身体疾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储存冷库设备哪个好 浏览:855
你能说明为什么要规定电气设备的额定值 浏览:187
能使门自动关闭的装置叫什么 浏览:468
机械键盘怎么关闭灯光 浏览:199
美宝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3
cad机械工程师怎么关闭 浏览:886
玉环飞玉阀门厂 浏览:36
总阀门漏气怎么办 浏览:810
ps工具箱快捷键 浏览:589
杭州超声波设备怎么样 浏览:296
无线充电装置设计报告 浏览:870
氧化乙醇实验装置 浏览:757
铁匠机械杆内阻多少 浏览:552
怎么看手机登录设备 浏览:708
分水器的小阀门怎么换 浏览:215
仪表盘显示电瓶指示什么 浏览:587
机械制造个体户申报资产需要多少 浏览:891
老机械相机润滑用什么作用 浏览:489
excel设备采购按型号怎么排序 浏览:711
输送带边小辊轮轴承坏了怎么折 浏览: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