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仪器仪表 > 凝集法属于什么仪器

凝集法属于什么仪器

发布时间:2024-07-06 19:20:50

1. 猪病常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有哪些

抗原和相应的抗体在动物体内或体外都能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这种反应称为抗原抗体反应,习惯上把体内的抗原抗体反应称为免疫反应,体外的抗原抗体反应称为血清学反应,因为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

血清学反应可以用已知的抗体检查未知的抗原,也可用已知抗原测定未知的抗体。人们根据抗体能与相应抗原发生反应并出现可见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原理,设计了许多血清学诊断方法,不仅可以检测动物体内乃至体外的病原微生物,或其抗原性成分,而且还可以测定动物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侵袭或对其抗原成分的免疫反应。在抗原—抗体复合物成不可见状态时,可以通过琼脂扩散、凝集实验以及酶标记等指示系统,使其变为可见或可测状态。

目前已知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很多,现仅介绍几种在目前条件下规模化猪场通过学习都能做到的诊断方法:

(1)凝集试验猪病诊断过程中常用的操作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全血平板凝集试验实践中主要用于细菌性疾病的抗体检测和抗原(经分离培养后)的鉴定。现举例用已知猪丹毒抗原(丹毒杆菌的纯培养液)测定被检猪血清中的抗体。其操作步骤如下:

a.材料猪丹毒凝集抗原,玻片,9号针头,酒精棉球,酒精灯,铂耳(取血环)等。b.操作用铂耳取已知抗原1滴,置于玻片上。用酒精棉球擦拭针头,铂耳在酒精灯上灼烧消毒。用针头刺破被检猪的耳静脉,以铂耳取血与玻片上的抗原等量混合,在2~3分钟内观察结果。c.结果判定出现颗粒状的凝集,为阳性反应。否则为阴性。

②试管凝集试验是一种定量法,用于测定被检血清或其他体液中有否某种抗体及其效价,可做临床的辅助诊断,或用于流行病学监测。在猪场中,本法常用于猪布氏杆菌病的诊断。

A.材料布氏杆菌病试管凝集抗原(1∶20倍稀释),布氏杆菌病阳性血清、阴性血清(1∶25倍稀释),稀释液(0.5 %石炭酸生理盐水),灭菌小试管,1毫升吸管,试管架,待检血清等。B.操作取试管7支置于试管架上,设阳性和阴性血清及抗原对照各1支,测定管4支,以后每增加1个样品,只需增加4支测定管。

按表10示意稀释血清,加抗原,完成后每支试管内应含1毫升液体。

2. 血液细胞分析仪的血液细胞分析仪

血液细胞分析仪,临床又称血液分析仪或血球仪、血球计数仪。
血液细胞分析仪是医院临床检验应用非常广泛的仪器之一。以前血常规检验的最原始的手段是通过显微镜人工镜检,随着基础医学的发展,高科学技术的应用,血液细胞分析仪已成为取代镜检进行血常规分析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带分类的血液细胞分析仪。 (XFA6000Intelligent智能化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
血液细胞分析仪性能特点:
一、性能特点:
1、现在的血液细胞分析仪都是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丝杆传动技术,避免了传统传动方式(如皮带传动)受环境温度影响的弊端,使定量更准确,更加耐用。
2、在白细胞三分类直方图和红细胞、血小板直方图的鉴别界标上,智能化的自动界标鉴别线使分析结果更加准确。
3、国际领先的双核嵌入式数字化电路系统,提供强大、稳定的控制与分析能力。
4、数据分析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话(ARM)技术提供最稳定的分析结果。
5、一键式操作或手写输入信息,XFA6000Intelligent便会自动吸入血液标本进行稀释、分析、并准确地提供19项参数及3个直方图22项检测结果,中文界面、100万个结果的存储(含直方图)、并有真彩8寸TFT屏显示、内置热敏打印机自动打印,使得操作过程非常简便。
6、全封闭穿刺进样,有效避免对操作者的生物污染风险;具有18个进样位,能充分满足检验大规模的检测工作,并具有急诊插入功能,XFA6000Intelligent将助您的实验室创造空前的效率和成果。
二、日常维护非常简单:
测试前,只要开启电源键,便可完成所有准备工作,包括电脑自检、冲洗、灌注通道以及空白值确认。检测完毕后,按关闭键XFA6000Intelligent即可自动冲洗所有通道,然后自动关闭,实现智能保养。
三、智能排堵设计:
XFA6000Intelligent的检测部采用红宝石材料,小孔孔径精确,且光滑不易粘附。另设有阻孔监控功能,并可通过排堵程序进行正负压冲洗和电子灼烧排除阻塞。
四、安全与环保:
由于XFA6000Intelligent采用无氰化物试剂检测血红蛋白,因此省去了麻烦的废物处理。进样针内外壁自动清洗功能,给予操作者安全保障。豪华人性的外观设计将使您的检验环境更加舒适、安全。
那在做血常规检查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才能更好的采血,便于血液细胞分析仪分析结果呢?
一、标本的采集
为了取得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必须取得高质量的标本。高质量的标本是高质量检验的第一步。保证血液标本中各项细胞的完整形态是作为血常规检验用的高质量的标本的最基本的要求。血液细胞检验标本的制备分为采集和抗凝2个步骤。
1.标本的采集
按采血部位的不同,取得血常规检验标本,最常用的途径是静脉采血和末梢毛细血管采血。各类文献均表明,静脉血血样是最可靠的标本,手指血是末梢毛细血管血样中与静脉血差异最小且较为稳定的血样。有研究表明,与静脉血相比,手指血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仍然较差:白细胞计数明显高(+8%)而血小板计数明显低(-9%)。因此,绝大多数专家建议:血常规检验特别是应用血液分析仪时,应使用静脉血。
2.标本的抗凝
用于血常规检验的血样必须经抗凝剂抗凝处理,在目前的众多抗凝剂中,EDTA盐(EDTA-Na2,EDTA-K2,EDTA-K3)是对白细胞形态和血小板影响相对较小的抗凝剂,最适合用于血常规检验。除采血因素的影响(生理性因素、采血部位等)外,多数情况下,血样的质量取决于血液和抗凝剂的比例。血液比例过高时,由于抗凝剂相对不足,血浆中出现微凝血块的可能性增加,在用于血细胞分析仪时,微凝血块可能阻塞仪器,同时影响一些检验指标。血液比例过低,抗凝剂相对过剩,对检验指标会造成严重影响。血液经EDTA抗凝后,白细胞的形态会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和时间及EDTA浓度有关。EDTA的最佳浓度(与血液比)为1.5mg/ml,如果血样少,EDTA的浓度达到2.5mg/ml,中性粒细胞肿胀、分叶消失,血小板肿胀、崩解、产生正常血小板大小的碎片,这些改变都会使血常规检验和血细胞计数得出错误结果。这一点在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时尤为重要。
静脉血和末梢血均可经抗凝剂抗凝成全血标本(标本中不含稀释液,或对标本造成的稀释的影响极小),显而易见,末梢血抗凝标本要达到合适的血液和抗凝剂的比例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多数专家建议,在制备全血比例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多数专家建议血管采集静脉血。
无论镜检,或是使用血液细胞分析仪,由于绝大多数的对标本稀释的稀释液中含有抗凝剂,在一定量的稀释液中可直接加入微量静脉血或末梢血液(10-40μl)即可制备成通常所说的预稀释标本。多数情况下,预稀释标本的制备适用于末梢血的血样。
二、标本的稀释
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浆两部分组成的红色粘稠混悬液。在进行血细胞检验计数时,直接用血液计数是困难的,无论是镜检还是用血细胞分析仪,血液均需合适准确的稀释后才能进行血细胞的检验计数。基于血细胞分析仪的基本原理,在血细胞分析仪的设计应用中,稀释倍数和计数容量是最重要的设计指标之一。稀释倍数过低,会形成细胞排队通过传感器的重合缺损;稀释倍数过大,则会造成一定测量容量内血细胞的数量过少,这都会严重影响血液细胞检验的测量精度。
三、标本的储存
抗凝剂因时间和浓度的不同,会造成对血细胞形态的影响。有研究表明,用EDTA抗凝静脉血标本,在标本收集后的5分钟内或30分钟后,8小时内(室温)检测,可以得到最佳的检测结果。如果不需要血小板和白细胞分类的准确数据,则标本可以在2℃-8℃的条件下存入至24小时。
预稀释标本一般需要在标本制备后10分钟内予以测量;如果稀释液中添加细胞稳定剂,预稀释标本的存放时间也不可超过4小时。
总之,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要想取得准确的检验数据,就要在实验的每一个步骤中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本文所讲述的内容,仅仅是对血常规检验中注意事项的部分总结,可能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还是请常年处于临检一线工作中的老师们批评、指正。
四、血液细胞分析仪计数法:
计数细胞数量多、速度快、易于标准化、计数精确性较高,适合大规模人群健康筛查,但需特殊仪器。某些人为因素(如抗凝不充分)、病理情况(如出现有核红细胞、巨大血小板、血小板凝集等)可干扰白细胞计数。使用前须按NCCLS规定方法对仪器进行校准,且须认真坚持日常质控工作。
五、红细胞计数的血液分析仪法检测原理:
血液细胞分析仪法:用电阻抗和(或)光散射原理。
血液细胞分析仪的四大属性探讨
血液细胞分析仪又叫血球仪,血液分析仪-是现在医疗领域普遍使用的医疗器械,血液细胞分析仪的使用大大提高了临床血液检验的质量和效率。然而,这类高新医疗仪器在鉴别血细胞形态和结构等方面还不够完善,目前仅可作为全血细胞分析的一种过筛手段。在遇见疑问时,还必须在显微镜下复查血片,经过确认、修正或补充后才能发出报告。否则,容易造成漏诊、误诊。关于复查的标准,现有的医学检验教科书和操作规程都没有明确论述。为此,我们根据实践和体会,并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对其标准、内容、方法等作初步探讨。
1 复查的标准
在什么情况下要进行复查,迄今为止没有统一的标准,有人提出只要血液细胞分析仪给出警示信号(FLAG),都应进行复查,这种作法对其范围的掌握未免过宽。例如,一个外伤急性失血的患者,血液分析仪给出了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偏低的信号,就不一定要为此复查血片。又例如在治疗过程中经常作血液学检验的患者,往往也不必每次都要复查。Dotson在论述血片复查标准(film review criteria)时建议,每个实验室应自行规定复查的参数、直方图或散点图;出现血液细胞分析仪运行提示信号(instrument fuction figs)或解释性提示信号(interpretive flag messages)等,都是复查的条件之一,但要结合血液细胞细胞分析仪状态和患者情况等作全盘考虑。
2 复查的内容
不少人以为复查就是作白细胞分类,其实不然。复查应包括观察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估计血小板或白细胞数(印证与仪器给出的数据是否相符);观察有无血小板聚集或红细胞聚集以及有无特殊形态的异常细胞和寄生虫等。
3 对复查人员的要求
从事血片复查的人员,必须是经过专业训练,具有血液细胞形态学基础与临床知识,并且对血液细胞分析仪十分熟悉,尤其是熟悉各种直方图、散点图的正常和异常图形,并能对异常图形的意义进行解释和评估的人员。
复查者首先要仔细阅读分析仪给出的各种参数、直方图、散点图和提示信号。对可能存在的血液学异常或技术性影响因素等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同时结合患者的临床情况(包括初步诊断等),确定复查的侧重点。
将血液充分混匀,尽早推成血片并染色。EDTA抗凝血涂片不同于皮肤穿刺血直接涂片,在细胞形态方面有一些不同之处;另外,抗凝血多半在体外已储存一段时间,对细胞形态也会产生影响。
4 复查的方法
先用低倍镜或高倍镜观察,了解血片和细胞分布情况,有无血小板或红细胞聚集(成串、成堆),尾部有无大型、成堆异常细胞等;继续用油镜在涂片厚薄适中处浏览血片,仔细观察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的形态,并估计其数量。如果观察结果与仪器报告相符,不需进行任何补充试验,即可按仪器测定的结果发出报告。
如为贫血或其他血液病患者,其红细胞数量及相关的指标(如MCV、MCH、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直方图或散点图出现异常,则着重观察红细胞的大小、形态、内涵物、着色性、大小一致性,以及有无有核红细胞等。如有异常,应加以描述并报告。由于血液在体外储存过久或涂片时的其他技术原因,有时血片的局部区域可能出现一些假的靶形红细胞、口形红细胞和假的球形红细胞等,缺乏经验的检验者往往会将其当作真正的异形红细胞。最简单的鉴别方法是浏览涂片的其他区域,如果是真的异形红细胞,全片(而不是个别区域)都可见到同样的异常。
如果血小板的数目及直方图,血小板的平均体积(MPV)异常,血小板的分布宽度(PDW)增加,则浏览血片首先估计血小板数。Willians等认为,正常情况下,在血片厚薄适中区(每个红细胞彼此相互接触但又不重叠),每个油镜视野,约有血小板8~15个;或每10~30个红细胞见到一个血小板。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估计[2]。根据我们的经验,只要平时留心观察,并积累一定经验之后,通过浏览血片,大致估计血小板数并不难,与此同时,注意观察血小板的形态。
如果白细胞计数或直方图异常,首先浏览血片,估计白细胞数量并观察有无幼稚或异常白细胞。如发现与仪器报告不符或有其他异常则进行显微镜下白细胞分类计数。关于白细胞分类,一般血液检验人员似乎都很熟悉。但要作到准确分类,目前还存在不少困难,个别细胞的分类标准,至今尚未完全统一。
在外周血常规白细胞分类中,将粒细胞分为中性、嗜酸性和嗜碱性三类即可。有时为了协助感染和血液病的诊断,临床医生要求将中性粒细胞进一步细分为分叶核、杆状核细胞、晚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等。区分杆状核与分叶核细胞的界限一直是困扰医学检验界的老大难问题。历史上由于对杆状核所下的定义不同,导致各家报告的杆状核的百分比相差悬殊,其参考值自0~5%到12%~18%。为此,美国临床病理学会(CAP)推荐如下定义:“成熟的粒系白细胞,具有弯曲、带状的核形,核叶间没有线样细丝(threadlike filament)形成,称为杆状核;如果连接核叶之间的桥(bridge)内有染色质,这种桥就不算细丝,也是杆状核”;“如果细胞核扭曲(twist)、缠绕,造成一部分核压在另一部分核之上,以至整个核的外形看不清,应判为分叶核。”该建议已被美国临床检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所采纳。按照这一标准,杆状核细胞的参考值应为5%~10%[3]。不过尽管有了这个标准,由于检验人员个人的判断和解释不同,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矛盾和不一致的现象。每个实验室应按统一标准,开展质量控制。
众所周知,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是一类高度异质性的细胞。在病毒、毒素等抗原的刺激下,其中有一部分会发生增殖并向浆细胞或幼稚细胞(母细胞)转化,从而导致多样的形态变化。如细胞体积增大;胞质变多,蓝染加深,有的含有空泡;核呈不规则形态,染色质变得疏松,偶尔隐隐约约可见核分裂。但如果缺乏丰富的临床经验可能误认为是白细胞的幼稚细胞。
外周血片复查操作简单,但技术性很强,并且以检验者的主观判断为主。一个优秀的检验工作者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血常规直方图认真进行血片复查,并进行综合分析,可使多种常见的贫血、白血病、感染等疾病得到及时、初步,甚至明确的诊断。

3. 跪求POCT行业大神科普,酶免法,胶体金,凝集法,免疫荧光,比浊法这些方法学的利弊,

比较几种免疫标记技术的异同。
答:根据标记物种类的不同,免疫标记技术可以分为放射免疫分析、酶标记免疫分析、荧光标记免疫分析、化学发光标记免疫分析、胶体金标记免疫分析技术,它们之间具有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现将其归纳如下。
一、相同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均具有高特异性。五种免疫标记技术的免疫技术都是采用抗原抗体反应,而抗原与抗体的结合是一一对应、特异性结合的,故它们都具有非常高的特异性。
2、均具有高灵敏性。由于五种免疫标记技术的标记技术均采用示踪物标记,例如酶、放色性核素、荧光素、胶体金以及致密物质等,当与标本中的相应抗体或抗原反应后,可以不必测定抗原抗体复合物本身,只需测定复合物中的标记物,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手段使不见的反应放大,转化为可见的、可测知的光、色、电、脉冲等信号,并可借助仪器精密测定,从而间接测出微量的抗原或抗体。
3、检测对象相同。除了放射免疫技术只能检测抗原外,其他四种免疫标记技术均可检测抗原或者抗体,即通过已知抗原(或抗体)特异性结合待测抗体(或抗原),从而定性或定量地测出抗体或抗原。
4、免疫标记的程序基本相同。其包括纯化抗原或抗体、确定标记物质(即决定了最终的检测方式)、进行标记、对标记产物分离纯化和分析鉴定等一系列程序。
二、不同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检测原理不一样。首先,酶免疫技术是以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作为主要试剂,将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和酶催化底物反应高效性和专一性结合起来的一种免疫方法,其对作为标记用的酶具有特定的要求,如活性高、纯度高等;放射免疫标记技术是以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物的标记免疫测定方法;免疫荧光技术是以荧光素作为标记物与已知的抗体或抗原结合,然后将荧光素标记的抗体作为标准试剂,用于检测和坚定未知的抗原,其对用于标记的荧光素也有特定的要求,如荧光效率高,与蛋白质结合稳定,易于保存等;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是将发光分析与免疫反应相结合而建立的一种新型超微量分析技术,它是使用发光剂标记抗体(或抗原),通过发光检测抗原(或抗体)反应的免疫分析方法;免疫胶体金标记技术则是以胶体金作为示踪标记物,而胶体金在碱性环境中带负电荷,与抗体蛋白质分子的正电荷基团因静电而形成牢固结合应用于抗原抗体反应的一种新型免疫检测方法。
2、所采用的标记物不同。由于彼此间免疫标记的原理不一样,故采用的标记物必然存在差异性。荧光免疫技术的标记物为荧光素,一般采用四乙基罗丹明、异硫氨酸荧光素及藻红蛋白等;酶免疫技术的标记物为酶,一般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或碱性磷酸酶(AP);放射免疫技术的采用放射性核素标记,一般有131I、125I、14C和3H;发光免疫技术采用化学发光物质来进行标记,常用的化学发光剂有鲁米诺、异鲁米诺以及鲁米诺的衍生物;免疫胶体金技术的标记物为胶体金,,是由金盐被还原成原金后形成的金颗粒悬液,胶体金颗粒大小多在1—100nm。
3、检测所需仪器或方法不同。酶免疫技术通过加酶的底物显色,然后通过酶标检测仪比色来进行检测;放射免疫技术是采用液体闪烁计数仪、晶体闪烁计数仪或X胶片来进行免疫检测;免疫荧光技术则是采用荧光比色计或荧光显微镜来进行分析;发光免疫技术所需仪器为发光分析仪;免疫胶体金技术是通过免疫电竞或斑点免疫金染色法进行检。

阅读全文

与凝集法属于什么仪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广州鼎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260
途观l制冷空调怎么开视频 浏览:730
起重机械制动装置 浏览:262
设备功率怎么理解 浏览:883
简述空式加浓装置的作用是什么 浏览:868
仪表盘正在充电是什么原因 浏览:313
哈密轴承厂家电话多少 浏览:92
油气回收装置检测执行标准 浏览:172
次氯酸钠用什么阀门 浏览:370
阀门sov是什么意思 浏览:205
瑞马士机械表多少钱 浏览:917
如图八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物块与水平面 浏览:688
物联煤气表阀门打不开怎么办 浏览:74
滑动轴承故障如何从频谱图区别 浏览:262
骨盐量检测装置 浏览:673
消防通风设备品牌入库是什么意思 浏览:842
机械分哪些 浏览:78
采暖室温自动控制装置 浏览:96
搅拌机阀门气阀如何接 浏览:847
机械保险柜乱码怎么办 浏览: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