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DSC技术在聚酰亚胺材料表征中的应用
法国塞塔拉姆仪器在高分子材料分析领域拥有显著地位,尤其是针对聚酰亚胺(PI)材料表征的应用。
聚酰亚胺,作为一类聚合物,主链含有酰亚胺环结构,以其出色的力学性能、耐高温性能、低介电常数、耐辐射和高电阻率等特点,在航天航空和微电子行业得到广泛运用。
聚酰亚胺的合成通常采用“两步法”,即由二酐和二胺单体合成聚酰胺酸,之后进行热亚胺化或化学亚胺化生成聚酰亚胺。亚胺化过程对材料性能影响巨大,尤其在微电子领域,不当处理会导致薄膜性能下降、指标分散,因此研究聚酰亚胺亚胺化过程的动力学极其重要。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在亚胺化过程分析中发挥关键作用。DSC法能有效监测亚胺化过程中的热量变化,提供丰富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如比热容、玻璃化转变温度、固化温度、反应热、相图、反应速率、结晶速率等。
法国塞塔拉姆的Setline DSC仪器,以其高灵敏度、操作简便、重复性和稳定性佳,成为材料热分析的优选工具,适用于广泛材料的分析。
利用Setline DSC,研究人员比较了不同体系(PMDA-ODA、BTDA-ODA、PMDA-BTDA-ODA)的聚酰胺酸薄膜亚胺化过程,并通过Kissinger方程计算活化能和指前因子,深入分析了亚胺化动力学。结果显示,不同体系的亚胺化温度范围和趋势差异与分子链柔性相关。
通过不同升温速率(10K/min、2.5K/min、5K/min、15K/min)测试,DSC曲线的峰值温度变化揭示了升温速率对亚胺化过程的影响,为理解聚合物体系的亚胺化活性提供了直观依据。
DSC在聚酰亚胺材料表征中的应用不仅限于亚胺化过程,还包括玻璃化温度、结晶温度、树脂固化温度的测定,展现出其在聚合物研发、生产和质量检测领域的广泛应用潜力。
研究指出,DSC作为一种高效表征手段,为聚酰亚胺材料的深入理解和应用提供了强大支持,法国塞塔拉姆仪器的Setline DSC凭借其优势,有望在相关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❷ 纳米材料的表征手段有哪些
1、形貌,电子显微镜(TEM),普通的是电子枪发射光电子,还有场发射的,分辨率和适应性更好。
2、结构,一般是需要光电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不行。
3、晶形,单晶衍射仪,XRD,判断纳米粒子的晶形及结晶度。
4、组成,一般是红外,结合四大谱图,判断核壳组成,只作为佐证。
5、性能,光,紫外,荧光;电原子力显微镜,拉曼;磁原子力显微镜或者专用的仪器。
(2)前处理材料表征的仪器有哪些扩展阅读
纳米结构:纳米结构包括纳米阵列体系、介孔组装体系、薄膜嵌镶体系。对纳米阵列体系的研究集中在由金属纳米微粒或半导体纳米微粒在一个绝缘的衬底上整齐排列所形成的二位体系上。
而纳米微粒与介孔固体组装体系由于微粒本身的特性,以及与界面的基体耦合所产生的一些新的效应,也使其成为了研究热点,按照其中支撑体的种类可将它划分为无机介孔复合体和高分子介孔复合体两大类,按支撑体的状态又可将它划分为有序介孔复合体和无序介孔复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