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天文望远镜型号后的ED.EQ.AZ.SLT是什么意思
ED : Extra-low Dispersion超低色散镜片
是指这支镜头内含 ED 镜片,最大限度降低镜头色差(chromatic aberration),从而保证镜头有优异的光学表现。
AZ指的是它使用经纬仪(地平仪)或者云台驱动;
EQ指的是它用赤道仪驱动
SLT(Super-Light Telescope): 超轻型望远镜
❷ 天文望远镜的结构是什么组成
天文望远镜的结构由多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以下是望远镜的主要结构和它们的描述:
1. 口径(Aperture):物镜的直径,决定了望远镜的集光能力和解析力。口径越大,收集的光线越多,图像越亮,解析力越高。
2. 焦距(Focal Length):从物镜到焦点的距离,通常以“f”表示,单位为毫米。例如,f=600mm表示焦距为600毫米。
3. 焦比(F-Ratio):口径(mm)与焦距(mm)的比值,相当于镜头的光圈。F值越低,亮度越高。
4. 倍率(Magnification):物镜焦距(mm)除以目镜焦距(mm),表示望远镜的放大能力。物镜焦距越长或使用焦距较短的目镜,倍率越大。
5. 光轴(Optical Axis):望远镜中光线路的轴心。如果光轴偏斜,望远镜将无法发挥最佳性能,严重时可能无法成像。
6. 镀膜(Coating):在镜片表面镀上一层特殊金属化合物,以减少反光并增加光线透射率。
7. 寻星镜(Finderscope):一种低倍的小望远镜,安装在主镜上,利用其较宽的视野特性来搜索天体。
8. 赤道仪(Equatorial Mount):承载望远镜的重要部分,通过步进马达驱动赤经本体,使望远镜能够跟随星体移动。
9. 极轴望远镜(Polar Axis Telescope):校正赤道仪赤经轴,使其与极轴平行,通常内藏在赤经本体中。
10. 赤经轴(Right Ascension Axis):赤道仪中与极轴平行的旋转轴。
11. 赤纬轴(Declination Axis):赤道仪中与极轴垂直的旋转轴。
12. 重锤(Balance Weight):安装在赤纬轴底部,可上下调整,用来平衡望远镜的重量,平衡步骤在德式赤道仪中非常重要。
13. 马达(Motor):带动赤经轴旋转,使赤道仪转速与地球自转同步,需要配合控制器使用。
14. 刻度盘(Scale Disk):赤经轴和赤纬轴上都有刻度盘,精度有限,仅供参考。
15. 自动导入(Autoguiding):某些高级赤道仪内藏小型电脑,存储许多天体位置资料,通过控制面板输入天体名称,赤道仪自动搜索并导入望远镜视野中。
16. 附录:常见的光学名词,包括口径、焦距、焦比、倍率、集光力、分解能、色差、像差、视野、极限星等,这些都是理解和使用望远镜时的重要概念。
以上是对天文望远镜结构和各部分功能的详细描述,每部分都对望远镜的性能和观测结果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