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仪器设备检定后怎样确认
根据你的语言环境,我判断您的确认可能是以下的三种情况
是对于设备内的计量性能的确认,这些仪容表在检定校准完成后是否符合相关说明书上面的参数要求?您需要把那些报告上面的数据进行进行符合性审核。
在这些仪器到达你们公司。
a.送检之前,贵公司需要根据用户要求定义(我们称为工艺范围,工艺精度)出设备的校准范围和校准最大允许误差(检定只能根据国家规程分类精度,无法自行定义)。
b.送至计量机构和对方沟通需要校准的参数以及精度。
c.拿到设备和报告后,对照报告和自行定义的校准范围和最大允差是否相符,或者检定结果是否符合事先根据检定规程定义的级别。如果不符合,则按照企业定义的不符流程走下去。
更专业的确认Qualification分为计划确认,安装确认,运行确认,性能确认......这个你应该用不到吧。
『贰』 仪器性能指标
在评估仪器仪表的性能时,有几个关键的技术参数起着决定性作用。首先,精确度是衡量仪表测量结果与实际值接近程度的重要指标。它通常通过精确度等级来表达,如0.1级、0.2级等,等级越小,误差范围越小,代表仪器的精度越高,比如0.1级的仪表其误差不超过±1.0%。
灵敏度则定义为被测量微小变化引起仪表读数变化的比例,它反映了仪器能检测到的最小变化。换句话说,灵敏度越高,仪器对于微小信号的响应能力越强。
响应时间是指仪表在接收到输入信号后,输出值从初始值变化到稳定值所需的时间。通常,定义为输出稳定值达到初始值95%时所需的时间。这是一个反映仪表动态性能的指标。
除了精确度和灵敏度,重复性、线性度、滞环、死区以及漂移等也是评价仪器性能的重要方面。重复性反映的是仪器多次测量同一值时的稳定性,线性度衡量的是仪表在不同量程下的测量精度,滞环和死区则涉及非线性行为,而漂移则表示长时间使用后,仪表读数的稳定性是否保持。这些参数共同决定了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仪器(英文:Instrument;Apparatus)指科学技术上用于实验、计量、观测、检验、绘图等的器具或装置。通常是为某一特定用途所准备的一套装置或机器。仪器通常用于科学研究或技术测量、工业自动化过程控制、生产等用途,一般来说专用于一个目的的设备或装置。仪器构造较为复杂,属于高新技术产品,由多个部件组成的。仪器体积、重量、形状有各种各样,最小的可以直接拿在手中操作,较大体积的仪器一般被称为装置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