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药物溶出度仪机械验证可以自己做吗
可以厂家上门做,或者自己买工具包做,使用过飞思拓科技的机械验证工具包,他们的产品用着不错,你可以试试
2. 溶出度测定法如何进行溶出度仪的校正
1)水平校正:仪器用水平尺校正溶出仪的水槽、桨干规定部位是否水平。
2)水浴温度校正:温度平衡后用把中文单机校正每个溶出杯的温度。
3)转速校正:用校正过的秒表在50、100、150三个转速设定条件下校正每个搅拌桨的转速。
4)同心度校正:
5)桨干摆度校正:用百分表校正桨干摆度。
6)桨或转蓝位置校正:每次实验前用专用工具校正。
7)校正片综合校正:用标准校正片综合评价溶出仪。
3. 药品研发时,溶出仪需要做设备验证吗
推荐你看一下《GLP实验室的仪器管理》,网络文库中的PPT就是。
因为研发单位或药厂研发部门受到的是GLP控制,在GLP目前的要求来看,溶出仪在除去每年的检定外还应该进行验证,因为验证工作是使用设备的主体(也就是你们)进行自我确认,设计方案进行验证;检定是第三方(计量检定所)对你们进行评定。虽然工作上有一些重复,但目前来说都是有必要的。现在来说国家抓的还不是很紧,但在GMP已经逐渐成型后,GLP的全面认证必将到来。
4. 影响固体制剂溶出速率的因素
溶出度检查
一、概况
早在几十年前就有人指出,药物在体内吸收速度常常由溶解的快慢而决定,固体制剂中的药物在被吸收前,必须经过崩解和溶解然后转为溶液的过程,如果药物不易从制剂中释放出来或药物的溶解速度极为缓慢,则该制剂中药物的吸收速度或程度就有可能存在问题,另一方面,某些药理作用剧烈,安全指数小,吸收迅速的药物如果溶出速度太快,可能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维持药效的时间也将缩短,在这种情况下,制剂中药物的溶出速率应予以控制。
依靠崩解时限检查作为所有片剂、胶囊在体内吸收的评定标准显示然是不够完善的,因为药物溶解后通过崩解仪筛网粒径常在1.6-2.0mm之间,而药物需呈溶液状态才能被机体吸收,其粒子大小以A来计算,所以崩解仅仅是药物溶出的最初阶段,而后面的继续分散和溶解过程,崩解时限检查是无法控制的,且固体制剂的崩解还要受到处方设计,制剂制备,贮存过程及体内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所以崩解时限检查不能客观反映药物与赋形剂之间的关系和影响,而溶出度检查却包括了崩解及溶解过程,因此研究溶出度就有更重要的意义。
过去认为只有难溶性药物才有溶出度的问题,但近年来研究证明,易溶性药物也会因制剂的配方和工艺不同而致药物溶出度有很大差异,从而影响药物生物利用度和疗效,在USP中规定测定溶出度的制剂有相当数量是易溶性药物。
大多数口服固体制剂在给药后必须经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达到一定血药浓度后方能奏效,从而药物从制剂内释放出并溶解于体液是被吸收的前提,这一过程在生物药剂学中称作溶出,而溶出的速度和程度称溶出度,从药品检验的角度上讲,溶出度系指药物从片剂或胶囊等固体制剂在规定的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
国外药典从70年代就相继收载了溶出检查法,我国在1985年版药典中正式收载了溶出度检查,这些年来,各国药典收载溶出度检查的品种呈上升趋势,药典规定溶出度检查是为了用药安全有效,起着评价固体制剂质量和疗效的作用。
二、与生物利用度的关系
溶出度是评价药物质量的一个内在指标,是一种模拟口服固定制剂在胃肠道中崩解和溶出的体外试验法,溶出度已经成为评价固体制剂生物利用度的体外方法,溶出度作为制剂质量控制的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使不同厂家生产的同一品种或同一厂家生产的不同批号的药品能达到一定程度上的生物等价,该试验能有效地区分同一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差异。
生物利用度是人或动物服药后通过血或尿中药物浓度的测定来反映药物制剂在体内可能被吸收利用的程度进而推断疗效,从理论上讲,药物的体内试验和临床研究才是评价制剂的最根本和最可靠的依据,这是因为药物最终是用于人体的,但因生物利用度实验工作量极大,经济上消费高,而从药物生产的质量控制观点来看,不可能都用费时、费钱、费精力的测生物利用度的方法对每个样品进行体内试验来筛选评定。只能借助于体外溶出度试验的方法来检验和控制产品质量,现在的药剂水平尚达不到溶出度试验结果与体内完全一致,而只能有一定相关性,溶出度虽非必然与体内生物利用度相关,但多数情况下是相关的,也有报导药物的溶出速率等于或低于药物在体内生物利用度相关,但多数情况下是相关的,也有报导药物的溶出速率等于或低于药物在体内的吸收速率时,溶出速率成为限速因素,此时药物的溶出与生物利用度二者方可出现一定的相关性,溶出试验被看作是介于生物等效性和药品质量控制二者之间一项较为有力的措施,它是以体外实验法代替动物实验的一种方法,溶出度与生物利用度显示密切相关,而溶出度的体外实验较生物利用度简单易行,作为一个质量控制的指标,仍不失为一个经济有效的手段,这也是各药典收载这一检验项目的意图之一。
从体外溶出度试验与体内吸收相关关系方面来寻找评价固体制剂的方法,只有选出一种较合适的体外溶出试验方法才有可能进一步求得体内外相关关系。溶出度与生物利用度时的相关性计算公式可参考有关文献。
三、应用与发展
溶出度的应用是比较广泛的,如检验上,执行法定标准,生产中,贯彻文明生产的要求,临床上,考察疗效及检验药品的稳定性,研究方面,新药的研制,处方筛选,工艺改进,等等。总之,溶出度检查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固体制剂的内在质量,它已经发展成为制药工业必需的质量控制项目之一,是评价制剂和工艺的一种手段,也成为评价是否影响制剂活性成分的生物利用度和制剂均匀度的一种有效标准。
95年版药典收载了小杯法,用于小剂量固体制剂的溶出度检查,国外药典还收载有流池法,近来还有光纤化学传感器在位监测溶出度的指导。
四、溶出度仪的较正
溶出度试验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仪器性能是否符合要求,人员的操作是否规范、熟练,为了做到测定数据有良好的重现性,除要求仪器的各个部位及安装检查符合规定外,还要用校正片来校正仪器,USP规定用二种校正片,有人经实验证明二种校正片对实验条件的变化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崩解型校正片比非崩解型校正片溶出度结果变化更为明显,由于我国药典对校正过程未做具体要求,且仪器之间性能上有差异,加上操作者的熟练程度不一从而使得同一批号校正片在不同仪器上所测得的结果有很大差异,所以校正不是使仪器及操作正规化的唯一可靠手段,但由于目前还没有良好的方法校正仪器和操作技术,所以使用校正片目前仍是一种较适宜的方法。
五、计算
影响药物溶出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简述如下:①仪器的性能及操作水平,如介质除气程度,液体温度,仪器震动情况,搅拌速度,取样点位置,过滤的快慢,药物在杯中或转蓝中的位置等等,②药物本身的因素,如溶解度,药物的表面积,药物的结构与晶型,③制剂方面的因素,如剂型,处方,辅料工艺,药物相互作用,表面活性剂制剂崩解或主药释放后,微粒细度及总面积大小等。
崩解度合格的同一制剂不同厂家的产品,药物溶出度与临床疗效却千差万别,除产品质量不稳定外,还与原、辅料,处方工艺,生产场所,人员素质,贮存不当有关。
改善溶出度主要依靠提高崩解度或释放度,但在现阶段,不能制备出具有高崩解特性的产品仍是口服固体制剂广泛存在的大难题。
药物制剂发展
制剂可分为四代,第一代为一般制剂或常规制剂,在崩解度试验水平,第二代一般为长效缓慢制剂或肠溶制剂,在溶出度试验水平,第三代为精密的控释制剂,药物输送系统,透皮吸收治疗系统,第四代为靶向制剂。
近年来,药物制剂研究向着“三效”(高效、速效、长效)和“三小”(毒性、副作用、剂量)方向发展。
国外对溶出理论,溶出影响因素及其机理研究较重视,从配方到技术做了大量工作,对亲水性辅料,表面活性剂及其他辅料对具体片剂崩解和药物溶出的影响及其机理做了深入研究,对制剂工艺,溶出机理作了溶入观察,其结果对指导处方和工艺设计都有指导意义。
从85年我国药典收载溶出度检查及新药审批办法公布以来,我国的药物制剂工艺有了长足的发展,主要反映在辅料、剂型、工艺上。
采用新辅料不仅可以改变药物制剂外观,也可以改善溶出度,有关这方面指导较多,不一一列举,近几年来控释、缓释制剂发展较快,有微孔膜包衣,肠溶核心型片,多层控释片,胃内膨胀给药系统等多种类型,对控释、缓释制剂的评价除传统的AUC、Tmax,Cmax外,还有缓释时间指数,有效血浓维持时间,美国控制剂专业会议对口服控释制剂的体外实验做了具体规定,有报导用多聚物或无毒塑料制成骨架片以达到缓释要求,但应注意,不同溶解度的药物从骨架片中溶出的机理不同,近年来固体分散研究领域不断发展,它不仅可以增加药物溶出度,提高生物利用度,还可能制备速、缓释产品,其技术已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缓释制剂的溶出度有三种类型,保证药物的缓释作用是控制药品质量的重要五一节。新剂型如分散片、口服速溶制剂的崩解溶出速度均得到很大改观,新剂型的开发和发展需要先进的理论指导,尤其是靶向给药系统发展,要求把制剂型研究工作摧向新的高度,迫切需要从分子水平来探讨制剂问题,90年代国内外的药物制剂有了新发展,产生了令人瞩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总而言之,药品质量标准的提高,促进了药物制剂的发展,试想药典如未收载溶出度检查,那么广大患者服用的将仍是难溶出的,生物利用度低的药物,近10多年来,我国的药物制剂水平大有提高,但应该认识到我国的工业药剂学和生物药剂学其及实践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有些领域还是空白,药物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5. 溶出平台达到的条件
溶出平台达到的条件如下:
(1)溶出度仪的适用性及性能确认试验除仪器的各项机械性能应符合上述规定外,还应采用溶出度标准片对仪器进行性能确认试验,按照标准片的说明书操作,试验结果应符合标准片的规定。
(2)溶出介质应使用各品种规定的溶出介质,并应新鲜制备和经脱气处理【溶解的气体在试验中可能形成气泡,从而影响试验结果,因此溶解的气体应在试验之前除去。可采用下列方法进行脱气处理:取溶出介质,在缓慢搅拌下加热至约41℃,并在真空条件下不断搅拌5分钟以上;或采用煮沸、超声、抽滤等其他有效的除气方法】;如果溶出介质为缓冲液,当需要调节pH值时,一般调节pH值至规定pH值0.05之内。
(3)如胶囊壳对分析有干扰,应取不少于6粒胶囊,尽可能完全地除尽内容物,置同一溶出杯内,用该品种规定的分析方法测定每个空胶囊的空白值,作必要的校正。如校正值大于标示量的25%,试验无效。如校正值不大于标示量的2%,可忽略不计。
6. 溶出仪测片剂溶出度操作应注意什么
1.对所用的溶出度测定仪,应预先检查其是否运转正常,并检查温度的控制、转速等是否精确、升降桨叶是否灵活等。
2.桨叶的位置高低对溶出度测定有一定影响,应按规定高度装置,转篮(或桨叶)底部距溶出杯底为25mm。
3.转换释放介质时要十分小心,切勿将片子倒掉。
4.做完一次测试后,要将转篮、烧杯等用常水、蒸馏水依次冲洗干净,晾干备用。每测定一次样品,应重复此操作后,方可测另一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