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一般包括哪些阶段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的阶段大致可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
1. 粗加工:此阶段目的在于去除毛坯上的铸造和锻造缺陷,将工件加工至剩余加工余量大约5mm。粗加工常用的方法包括粗车、粗刨、粗铣、钻和毛锉等,这些加工方法会在工件上留下可见的刀痕。粗加工通常应用于不重要的配合尺寸,加工精度在IT13至IT8之间,表面粗糙度Ra为80至20微米。
2. 半精加工:在这个阶段,需达到一定的加工精度,并保留必要的加工余量,为后续的精加工做准备。同时,半精加工也用于完成一些次要表面的加工。
3. 精加工:精加工是针对那些需要高加工精度和高表面光洁度的工件表面。它包括精密切削加工(如金刚镗、精密车削、宽刃精刨等)和高光洁度磨削。精加工的精度通常在10至0.1微米,公差等级在IT5以上,表面粗糙度Ra在0.1微米以下。这一阶段的加工依赖于高精度、高刚性的机床和精细磨制的刀具,采用极低或极高的切削速度、很小的切削深度和进给量,以切除极薄一层金属,从而显著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
粗加工的优点包括:
1. 可以采用大吃刀量和大的进给,由于加工余量大和切削力大导致的加工误差,可以通过后续的半精加工和精加工逐步纠正,确保加工质量。
2. 合理利用不同加工设备的特点,粗加工和精加工对设备的要求不同,阶段划分有助于发挥各自设备的优势,提高生产效率。
3. 粗加工阶段可以及时发现毛坯缺陷,如砂眼、气孔和加工余量不足等问题,便于及时处理或决定报废,避免后续加工中的资源浪费。
4. 合理安排热处理工序,粗加工和精加工分阶段进行,有助于工件在时效过程中消除残余应力,减少后续冷却引起的变形。
5. 粗加工在前,可以保护后续精加工和光整加工过的表面,减少磨损。
Ⅱ 机械加工中粗车.精车.粗铣.精铣.粗磨.精磨各留多大余量
粗加工:0.6mm。
半精加工:0.3mm。
轴,长度在200mm左右,直径在20mm左右,粗车留加工余量一般在3~4mm,调质后,精车留量0.6mm左右,最后再精磨达图就可以了。
注意事项:
车辆的种类虽然多,构造却大同小异。这应该说是标准化的功劳,也是大型生产流水线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需求的变化,铁路车辆的外形开始有了改变。
尤其是客车车厢不再是清一色的老面孔。但是它们的基本构造并没有重大的改变,只是具体的零部件有了更科学先进的结构设计。一般来说,车辆的基本构造由车体、车底架、走行部、车钩缓冲装置和制动装置五大部分组成。
Ⅲ 机械材料中什么是粗加工和细加工
一般来说,粗加工是指去掉毛坯上铸造,锻造的不规则表皮,按照零件要求简单加工到加工余量在5毫米左右。
之后细加工(或叫精加工)直接将材料加工到指定尺寸。加工设备可能是数控机床等的高级设备!!
粗加工:加工方法一般为,粗车、粗刨、粗铣、钻、毛锉、锯断等,可见刀痕。应用在非配合尺寸或不重要的配合,用于一般要求,加工精度在IT13—IT8,Ra≤80—20.
半精加工:加工方法为半精车、精车、精刨、精铣、粗磨,表面可见加工痕迹或加工痕迹不明显。加工精度在IT10—IT7,Ra≤10—2.5,用于重要配合。
精加工:加工方法为精车、精刨、精磨、铰,加工精度在IT8—IT6,Ra≤1.25—0.32,用于精密配合。
超精加工:加工方法为精磨、研磨、镜面磨、超精加工,表面光泽或达到镜面。加工精度在IT6—IT5或更高,Ra≤0.16—0.01。主要用于量块、量仪和精密仪表、精密零件的光整加工
Ⅳ 什么是机械制造与工艺
定义上来说:机械加工工艺就是在机械加工的流程的基础上,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是每个步骤,每个流程的详细说明,比如,上面说的,粗加工可能包括毛坯制造,打磨等等,精加工可能分为车,钳工,铣床,等等,每个步骤就要有详细的数据了,比如粗糙度要达到多少,公差要达到多少。
通俗的讲上是你们公司的项目部门接到订单后就由技术来规划产品的加工流程(这个地方要分标准件与非标准件)。如果是标准件的生产需要根据国标、国军标、厂标等标准制各流程的参数及加工要求(个人感觉是个人就能干)。因为工厂的好多加工流程已经固化了,以个人之力不好撼动。
举个栗子:厂家需要一个六角螺栓,你需要规定原材料的规格材料等,然后是用冷墩或热镦把原材料制成毛坯(有个形状)。然后抛光、滚丝、数车。这所有流程的机器选择、加工要求都是工艺员的工作。还有如果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工艺技术要到现场去解决(背锅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