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机械知识 > 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原则有哪些

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原则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5-04-29 11:35:29

㈠ 5.拟定箱体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原则是什么

1、工艺路线的安排
(1)先面后孔。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是箱体加工的一般规律。平面面积大,用其定位稳定可靠;从加工难度来看,平面比孔加工容易。支承孔大多分布在箱体外壁平面上,先加工外壁平面可切去铸件表面的凹凸不平及夹砂等缺陷,这样可减少钻头引偏,防止刀具崩刃等,对孔加工有利。
(2)粗精分开、先粗后精:箱体均为铸件,加工余量较大,在粗加工中切除的金属较多,因而夹紧力、切削力都较大,切削热也较多。加之粗加工后,工件内应力重新分布也会引起工件变形,因此,对加工精度影响较大。为此,把粗精加工分开进行,有利于把已加工后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工件变形充分暴露出来,然后在精加工中将其消除。粗、精加工分开的原则:对于刚性差、批量较大、要求精度较高的箱体,一般要粗、精加工分开进行,即在主要平面和各支承孔的粗加工之后再进行主要平面和各支承孔的精加工。这样,可以消除由粗加工所造成的内应力、切削力、切削热、夹紧力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并且有利于合理地选用设备等。
粗、精加工分开进行,会使机床,夹具的数量及工件安装次数增加,而使成本提高,所以对单件、小批生产、精度要求不高的箱体,常常将粗、精加工合并在一道工序进行,但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加工过程中的变形。例如粗加工后松开工件,让工件充分冷却,然后用较小的夹紧力、以较小的切削用量,多次走刀进行精加工。
(3)工序集中,先主后次。箱体零件上相互位置要求较高的孔系和平面,一般尽量集中在同一工序中加工,以保证其相互位置要求和减少装夹次数。紧固螺纹孔、油孔等次要工序的安排,一般在平面和支承孔等主要加工表面精加工之后再进行加工。
(4)工序间合理按排热处理 箱体零件的结构复杂,壁厚也不均匀,因此,在铸造时会产生较大的残余应力。为了消除残余应力,减少加工后的变形和保证精度的稳定,所以,在铸造之后必须安排人工时效处理。人工时效的工艺规范为:加热到500℃~550℃,保温4h~6h,冷却速度小于或等于30℃/h,出炉温度小于或等于200℃。 普通精度的箱体零件,一般在铸造之后安排1次人工时效处理。对一些高精度或形状特别复杂的箱体零件,在粗加工之后还要安排1次人工时效处理,以消除粗加工所造成的残余应力。有些精度要求不高的箱体零件毛坯,有时不安排时效处理,而是利用粗、精加工工序间的停放和运输时间,使之得到自然时效。 箱体零件人工时效的方法,除了加热保温法外,也可采用振动时效来达到消除残余应力的目的。
2、基准的选择
(1)粗基准的选择:粗基准的作用主要是决定不加工面与加工面的位置关系,以及保证加工面的余量均匀。在选择粗基准时,通常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第一,在保证各加工面均有余量的前提下,应使重要孔的加工余量均匀,孔壁的厚薄尽量均匀,其余部位均有适当的壁厚;第二,装入箱体内的回转零件(如齿轮、轴套等)应与箱壁有足够的间隙;
第三,注意保持箱体必要的外形尺寸。此外,还应保证定位稳定,夹紧可靠。箱体零件的粗基准一般都用它上面的重要孔和另一个相距较远的孔作粗基准,以保证孔加工时余量均匀。根据生产类型不同,实现以主轴孔为粗基准的工件安装方式也不一样。大批大量生产时,由于毛坯精度高,可以直接用箱体上的重要孔在专用夹具上定位,工件安装迅速,生产率高。在单件、小批及中批生产时,一般毛坯精度较低,按上述办法选择粗基准,往往会造成箱体外形偏斜,甚至局部
加工余量不够,因此通常采用划线找正的办法进行第一道工序的加工,即以主轴孔及其中心线为粗基准对毛坯进行划线和检查,必要时予以纠正,纠正后孔的余量应足够,但不一定均匀。
(2)精基准的选择:精基准选择一般采用基准统一的方案,常以箱体零件的装配基准或专门加工的一面两孔为定位基准,使整个加工工艺过程基准统一,夹具结构简单,基准不重合误差降至最小甚至为零(当基准重合时)。

㈡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有什么要求

1、设计原则:
(1)所设计的工艺规程应能保证机器零件的加工质量(或机器的装配质量),达到设计图样上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
(2)应使工艺过程有较高的生产率,使产品尽快投放市场。
(3)设法降低制造成本。
(4)注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生产安全。
2、原始资料:
(1)产品装配图,零件图。
(2)产品验收质量标准。
(3)产品的年生产纲领。
(5)制造厂的生产条件,包括机床设备和工艺设备的规格、性能和现有的状态、工人的技术水平、工厂自制工艺装备的能力以及工厂供电、供气的能力等有关资料。
(6)工艺规程设计、工艺装备设计所需要的设计手册和有关标准。
(7)国内外先进制造技术资料等。
3、步骤内容:
(1)分析研究产品的装配图和零件图。
(2)确定毛坯。
(3)拟定工艺路线,选择定位基面。
(4)确定各工序所采用的设备。
(5)确定各工序所采用的刀具、夹具、量具和辅助工具。
(6)确定各主要工序的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
(7)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和公差。
(8)确定切削用量。
(9)确定工时定额。

㈢ 在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精基准选择应遵循哪些原则

1.以毛坯面作为加工基准,是粗基准只能使用一次,一般加工完粗基准后内,毛坯面就不再作基准使用容了;

2.以加工过的面做基准,是精基准。

3.精基准选择遵循两个原则。
3.1同一基准,加工基准与设计、装配基准等保持一致。
3.2统一基准,只使用一个基准。如,壳体的一面两销,轴类的中心孔等,变速箱的同轴基准面等,机架类的加工底面等;

阅读全文

与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原则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空调不制冷热气怎么回事 浏览:272
小孩测血糖仪器家用什么好 浏览:628
y2在阀门里代表什么 浏览:235
240切割机轴承怎么拆 浏览:201
丰乐五金机电城居住怎么样 浏览:733
宝马e90改排气阀门 浏览:408
液位计全自动检定装置 浏览:485
用下图装置在实验室收集一瓶co2 浏览:773
高铁桥梁电子检测仪器有哪些 浏览:286
仪表盘有个圈a是什么意思 浏览:876
制冷店怎么开 浏览:955
颐达分离轴承怎么排气 浏览:410
昆明仪表电池多少钱 浏览:661
仪表上的显示感叹号是什么意思 浏览:778
什么仪器可以检查烟 浏览:268
火焰数控机床是什么 浏览:674
热水器管道阀门 浏览:471
热插拔机械键盘有哪些类型 浏览:440
苏州有几个大的五金市场 浏览:705
液化气阀门扳手 浏览: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