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手持电动工具的类别指的是什么
1、I类工具
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它还包含一个附加的安全预防措施,其方法是将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与已安装的固定线路中的保护(接地)导线连接起来,以这样的方法来使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在基本绝缘损坏的事故中不成为带电体。
2、II类工具
其额定电压超过50V。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它还提供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附加安全预防措施和没有保护接地或依赖安装条件的措施。这类工具外壳有金属和非金属两种,但手持部分是非金属,非金属处有“回”符号标志。
3、III类工具
其额定电压不超过50V。由特低电压电源供电,工具内部不产生比安全特低电压高的电压。 这类工具外壳均为全塑料。
(1)手持电动工具外壳的接地电阻扩展阅读
一般作业场所,应尽可能使用1类工具。使用1类工具时,应配漏电保护器、隔离变压器等。在潮湿场所应使用2或3类工具,如采用1类工具,必须装设动作电流不大于30μA、动作时间不大于0。1类s的漏电保护器。
在锅炉、金属容器、管道内作业时,应使用3类工具,或装有漏电保护器的2类工具,漏电保护器的动作电流不大于1类5μA、动作时间不大于0。1类s。在特殊环境如湿热、雨雪、存在爆炸性或腐蚀性气体等作业环境,应使用具有相应防护等级和安全技术要求的工具。
安装使用时,3类工具的安全隔离变压器,2类工具的漏电保护器,2、3类工具的控制箱和电源装置应远离作业场所。
工具的电源引线应用坚韧橡皮包线或塑料护套软铜线,中间不得有接头,不得任意接长或拆换。保护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作业时,不得将运转部件的防护罩盖拆卸,更换刀具磨具应停车。
⑵ 电动工具为什么要接地线
电动工具的电源引线中,黄绿双色线应被用作安全接地线。这根线的主要作用是将电流引入大地,以防止电气设备漏电或电压过高时可能引发的安全问题。根据我国现行的标准GB2681,第三条明确了导线颜色的标识规则:A相为黄色,B相为绿色,C相为红色,而零线通常用淡蓝色表示,黄绿相间的线则代表地线。
地线在电气系统或电子设备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连接设备的金属外壳和大地,以提供安全的参考电位。这样,即使设备的绝缘损坏导致外壳带电,电流也会通过地线流入大地,而不是通过人体,从而保护使用者的安全。
按照用电安全规程,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或等于4Ω,以确保在绝缘损坏时,通过人体的电流非常小,从而提供足够的保护。与之相比,人体的电阻一般大于2000Ω,根据欧姆定律,这意味着通过人体的电流将远远小于总电流,从而减少了触电的风险。
家用电器和办公设备的金属外壳都设有接地线,这是为了在绝缘损坏时,能够将电流安全地导向大地。如果没有接地线,绝缘损坏可能导致外壳带电,对人体构成严重威胁。
此外,为了防止雷击造成的损害,高大建筑物、通信系统、天线以及其他设施都会安装避雷针,并通过导线连接到防雷击接地系统中,以确保雷电电流能够安全地流入大地。
以上内容参考了网络关于地线的解释。
⑶ 接地电阻多久测试一次
参考《国家电网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2002》,可得出:靴子手套6个月一次,接地线和个人保安线60个月一次,其他工具12个月一次,
对接地装置进行定期检查的周期:
(1)变、配电站接地装置,每年检查一次,并于干燥季节每年测量一次接地电阻;
(2)对车间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每两年检查一次,并于干燥季节每年测量一次接地(3)防雷接地装置,每年雨季前检查一次;
(4)避雷针的接地装置,每5年测量一次接地电阻;
(5)手持电动工具的接零线或接地线,每次使用前进行检查;
(6)有腐蚀性的土壤内的接地装置,每5年局部挖开检查一次。
标准接地电阻规范要求:
1、独立的防雷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10欧;
2、独立的安全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
3、独立的交流工作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
4、独立的直流工作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
5、共用接地体(联合接地)应不大于接地电阻1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