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手持电动工具有两种分类方式;即按工作电压分类和按防潮程度分类,这句话错在哪儿
手持电动工具是按工作电压和触电防护方式分类的,而不是按防潮程度。据此可分为Ⅰ、Ⅱ、Ⅲ三类:
国家标准《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GB/T 3787-2017规定:
3.1Ⅰ类工具
它的防电击保护不仅依靠基本基本绝缘、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而且还包含一个附加安全措施,即把易触及的导电零件与设施中固定布线的保护接地导线连接起来,使易触及的导电零件在基本绝缘损坏时不能变成带电体,具有接地端子或接地触头的双重绝缘和/或加强绝缘的工具也认为是Ⅰ类工具。
3.2 Ⅱ类工具
它的防电击保护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依靠提供的附加的安全预防措施,例如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没有保护接地措施也不依赖安装条件。
3.3 Ⅲ类工具
它的防电击保护依靠安全特低电压供电,工具内不产生高于安全特低电压的电压。
(1)手持电动工具的分类国家标准扩展阅读:
工具使用注意事项:
1、使用电动工具的工作场地应清洁、明亮,没有杂物堆积;不要在易爆环境,如有易燃液体、气体或粉尘的环境下操作电动工具。
2、不能勉强使用电动工具,应根据不同的用途、应用场合选择工具。
3、Ⅲ类工具的安全隔离变压器,Ⅱ类工具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及Ⅱ、Ⅲ类工具的电源控制箱和电源耦合器等应放在作业场所的外面。
4、工具电源线上的插头不得任意拆除或调换,严禁在插头、插座内用导线直接姜保护接地与工作中性线连接起来。
B. I类、II类、III类电动工具究竟是什么三类有什么区别
对于低压电工作业操作证考试中令人头疼的工具分类问题,特别是I类、II类、III类电动工具的区别,本文将为你一一解析。
首先,GB3787国家标准将手持电动工具划分为三个等级:I类工具,它们依赖基本绝缘和接地保护,电缆插头为三插,金属外壳,安全线黄绿双色仅用于接地。例如,分离式电动液压千斤顶属于此类。
II类工具则适用于额定电压超过50V的情况,它们提供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不带接地线,如电动扳手220V。这类工具的手持部分可能为塑料或金属,但非金属部分有标志。
III类工具电压不超过50V,由特低电压电源供电,外壳全塑料,如用于特殊环境的工具。例如,在潮湿或狭窄场所工作,应选择II类或III类。
使用时,一般场合选II类,I类需配漏电保护器,特殊环境需更高防护等级。I类工具电源线需三芯或四芯,III类工具的电源设备应在外部监护。使用前务必检查工具完好性,避免直接插入插座或提拉导线。
总结,I类工具依赖接地,II类有双重绝缘,III类电压低且全塑料外壳。正确理解并区分这三类工具,将有助于你在特种作业考试中避免因工具分类问题而失分。
C. 手持电动工具是怎么划分成Ⅰ类、Ⅱ类、Ⅲ类的
手持电动工具的分类基于其防电击保护方式,主要分为Ⅰ类、Ⅱ类、Ⅲ类三个类别。Ⅰ类工具的特点是其防电击保护不仅依赖于基本绝缘,还额外提供了一个额外的安全措施,具体做法是将可能接触到的可导电部分与固定线路中的保护线相连,确保即便基本绝缘受损,这些部分也不会带电。这一类工具包括了手持式电动工具、移动式的家用电器以及一些移动式机电设备。
Ⅰ类工具的一个简单分类方法是:拥有金属外壳的手持电动工具属于Ⅰ类,而那些使用塑料外壳的则归为Ⅱ类。此外,如果手持电动工具采用安全电压,那么它就属于Ⅲ类。当前市场上,Ⅰ类手持电动工具已经基本不再生产,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安全的Ⅱ类工具。Ⅱ类工具由于其额外的安全措施,更适用于特定环境,比如潮湿的条件或金属容器内部等。
Ⅲ类手持电动工具的特点是它们的工作电压通常低于50伏,这意味着即使基本绝缘损坏,也不会产生危险的电击风险。这类工具常用于可能接触到水或其他导电物质的环境中,例如在建筑工地或者潮湿的车间。Ⅲ类工具虽然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性,但其适用范围相对较窄。
在选择和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时,了解其类别是非常重要的。Ⅰ类工具虽然成本较低,但在特殊环境下使用存在一定的风险。Ⅱ类和Ⅲ类工具则提供了更高的安全保护,更适合在潮湿或高风险环境中使用。正确选择工具类别可以有效预防电击事故,保障使用者的安全。
手持电动工具的分类有助于用户根据实际使用环境和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不同类别的工具在性能、安全性以及适用场景上有所区别,因此在购买时应当仔细考虑。随着技术的进步,手持电动工具的安全性也在不断提升,选择合适的工具可以极大地降低使用风险。